体育锻炼有益健康的生物学基础

第六章 体育锻炼有益健康的生物学基础

【本章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生理、生化指标,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乳酸、血糖、血脂等血常规指标和各种酶。生理指标主要阐述了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的锻炼方法及原理;分析了体育锻炼对人体免疫机能影响的主要机理。本章较为全面、系统阐述了体育锻炼健身的生物学基础,为体育锻炼效果评价和正确的健身方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阅读提示】 理解体育锻炼效果评价的各种生化指标的意义,掌握健身的生理基础和常见的锻炼方法,了解健身运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要概念】 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糖;血脂;血乳酸;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免疫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于健康的观点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研究发现,适量运动可增加心搏出量,减低安静时的心跳速率,减轻心脏负担,因而增进心肺功能,使人较镇静,较不敏感,也较易入睡;可改善摄氧能力,使细胞较不易缺氧,以致精神较饱满,不易疲劳,注意力亦较能集中;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胆固醇,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LDL),故能降低动脉粥状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之罹患率;规律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对小动脉之刺激、因而可以减低压力所造成的紧张情绪;规律运动亦可减少肾脏对钠的再吸收率,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并使脑部毛细血管扩张,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功能;定期运动可增进体适能,使得身体常感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让您充满活力地完成每日的工作,参与随兴发起的体力活动时,也不会感觉力不从心;可增加脂肪的代谢,延长肝糖原耗尽的时间,使身体可从事较长时间的运动。并且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以及帮助减重;可维持肌肉的质量、弹性和强度,维持骨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运动有益健康的机制可反映在人体生化指标、生理变化和神经、免疫系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