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生素B6
(一)理化性质
维生素B6是吡啶的衍生物,在生物组织内有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三种形式,都具有维生素B6的活性。维生素B6对热稳定,在碱性环境中对紫外光很敏感。
(二)维生素B6食物来源
维生素B6的分布很广,其中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蛋黄、肉、鱼、奶、全谷、白菜、豆类;肠道细菌还可合成一部分。
常见食物中维生素B6含量见表3-9。
(三)生理功能和作用机理
维生素B6在组织中经磷酸化成为磷酸吡哆醛,并作为生物机体内很多重要酶系统的辅酶,参与的生化过程有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基转移作用、色氨酸代谢、含硫氨基酸代谢和不饱和脂酸代谢等。
与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人观察到在治疗某些皮炎时,若以维生素B6与多不饱和脂酸合并应用,则疗效更加显著。
表3-9 常见食物中维生素B6含量 (毫克/100克)
维生素B6也是糖原代谢中磷酸化酶的辅助因素。
(四)维生素B6需要量
人体对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蛋白质摄人量越多,需要的维生素B6也越多。国外现行成年男、女目前推荐的维生素B6的摄入量为2.0和1.6毫克/天。我国最近推荐的居民膳食适宜摄入量值是:4~7岁为0.6~0.7毫克/天,11岁为0.9毫克/天,14岁为1.1毫克/天,18岁以上为1.2毫克/天,50岁以上为1.5毫克/天。维生素B6摄入过多(如每天超过1克)时可损害神经系统和肝脏。
(五)维生素B6缺乏症临床表现
未成年动物饲料中不含维生素B6时,生长停滞,消化功能紊乱,表皮角化过度,人体缺乏维生素B6,眼、鼻和嘴周围皮脂溢出并伴随舌炎,唇裂,给予维生素B6可缓解症状。
缺乏维生素B6时,谷氨酸脱羧产生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反应速度下降,可引发周围神经炎。
维生素B6缺乏,可发生血红素合成障碍,用铁剂治疗无效,但给予维生素B6(10毫克/天)后,血象恢复正常。
(六)维生素B6与运动能力
维生素B6是60多种酶系的组成成分,它还与血红蛋白(Hb)、肌红蛋白(Mb)细胞色素的生成有关,维生素B6还能促进运动时糖异生作用,防止运动性低血糖的发生,维生素B6能提高人体的有氧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