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生素B2

二、维生素B 2

(一)维生素B2理化性质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为橙黄色结晶化合物,溶于水,水溶液呈现黄绿色荧光,对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即使短期高压加热,亦不至于破坏;在120℃下加热6小时,仅有少量破坏。在碱性溶液中则较易破坏,游离维生素B2对光敏感,与磷酸和蛋白质等结合而成的维生素B2复合化合物,此种结合型维生素B2对光比较稳定。

(二)维生素B2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一般含维生素B2较高,其中以肝、肾和心为最多,奶类及蛋类所含维生素B2也轻丰富,许多绿叶蔬菜和豆类含量也多,谷类和一般蔬菜较少,但有些野菜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某些调味品和菌藻类食物虽然含量很高,但由于食用量少或不常吃,不能作为供给维生素B2的主要来源。

常见食物中维生素B2含量见表3-8。

表3-8 常见食物中维生素B2含量 (毫克/100克)

(三)生理功能和作用机理

维生素B2转化为FMN、FAD,作为生物体中许多重要酶类的组成成分。这些辅酶与特定蛋白质结合,形成黄素蛋白,黄素蛋白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维生素B2形成的活性辅基通常为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MN),与各种酶蛋白结合形成各种黄素蛋白,并且作为电子转移系统参与机体中复杂的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四)维生素B2需要量

维生素B2为很多呼吸酶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与能量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维生素B2供给量标准为0.5毫克/1000千卡,而美国成年男、女的推荐量分别为1.5~1.7毫克/天和1.2~1.3毫克/天。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2推荐摄入量正常男、女分别为1.4和1.2毫克/天,儿童的推荐量为1~1.2毫克/天,少年男、女的推荐量分别是1.4和1.2毫克/天。维生素B2的最高吸收的上限值为27毫克,肾脏对维生素B2的重吸收也有一定的阈值,超过阈值的摄入量会大量排出。运动员比一般人要多服一些维生素B2,近期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2适宜摄入量为2~2.5毫克/天,大运动量训练时和儿童、青少年业余运动员更应该关注维生素B2的营养状况。

(五)维生素B2缺乏症临床表现

人类缺乏维生素B2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常见的有:

口角炎:口角乳白及裂开;

唇炎:多见下唇微肿,脱屑及色素沉着;

舌炎:舌中部出现红斑,边沿清楚,舌尖部肿胀,呈青紫色,并可出现皱褶裂纹,长期缺乏可引起舌中部萎缩和舌裂隙加深;

阴囊皮炎:阴囊两侧出现对称型红斑,呈淡红色、边缘清楚,略高于正常部位,覆盖灰色或褐色鳞屑或痂,亦可成为湿疹,有的形成黄豆大小的丘疹;

皮脂溢出性皮炎:多见于鼻翼两侧;

眼部症状:睑缘炎、角膜血管增生、巩膜出血、畏光与流泪等;

上述诸症状并非同时出现,而且无特异性,故最好作诊断性治疗,即每天给予维生素B22~6毫克,如为缺乏,则在1~2周内症状将有明显改善。

(六)维生素B2与运动能力

维生素B2是同电子转移有关的两种辅酶(FAD、FMD)的组成成分,维生素B2与维粒体中发生的氧化反应关系最大,而且对于有氧性耐力运动也很重要,有人观察到机体对维生素B2的需求似乎同能量的消耗或肌肉活动有关。维生素B2缺乏主要发生在吃素食的运动员身上。如果膳食里未含奶类食品或其他动物脂肪的话,那么运动员膳食中就有可能缺少维生素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