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泛酸
2025年10月13日
八、泛酸
(一)泛酸理化性质和食物来源
泛酸又名遍多酸,因普遍存在于生物界而得名。泛酸为无色黏稠性油状物,并易于吸潮,泛酸易溶于水、醋酸以及乙醇中,不溶于苯和氯仿。在近中性pH为5~7时稳定,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稳定,加热时可加速分解破坏。
泛酸的良好来源是肝、肾、米糠、豌豆、麦类和绿色植物。反刍动物胃中的微生物、人肠道的微生物均可合成泛酸。
(二)泛酸生理功能和作用机理
泛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组织中,几乎全部用以构成辅酶A。辅酶A是酰基转移酶类的辅酶,起着转移酰基的作用,在物质代谢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由于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泛酸,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因此,人体患泛酸缺乏病者少见。在治疗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病时,同时给以泛酸能提高疗效。在长期服用抗菌素时,应注意补充泛酸。
(三)泛酸缺乏病临床表现
实验动物缺乏泛酸可出现骨黏膜炎和支气管肺炎,肠道鼓胀,溃疡,皮肤角化脱屑、脱毛,肝和肾上腺病变,胎儿畸形以及不育。人类极少缺乏泛酸,让自愿者食用无泛酸合成食物或含泛酸拮抗剂的食物可引起泛酸缺乏症,表现为疲乏,头痛、睡眠障碍,恶心,腹痛、肢端麻痹,运动失调,心率加快,足跟触痛,受试者大多抑郁,易怒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