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学生发展的需求
2025年11月22日
一、核心素养下学生发展的需求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渗透人的整个心灵,涵盖了人的全部精神世界。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什么是品格和能力?因为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来看,品格是一个人的根基,正所谓人无本无以立。关键能力是人做事情的基本体现,是人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表现,是人处理事情时的主观能动性的展示。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就是培养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人。
罗曼·罗兰曾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肖川教授指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具有某种品质的人,而不是指上过学的人,不是指获得某种学位的人,具有某种学历或文凭的人。”[1]品格并不是个体心理机能与要素的简单总和,而是相互关联的内在条件的总体,这些要素交互作用,使得品格不断形成新的品质;品格并非单从个人自身之中就能求得诸要素之依据,它是受自然的、社会的条件和具体的、历史的条件所制约的一种存在。品格的发展过程,是受种种社会条件所规定、所制约的。在思考学生的品格发展之际,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品格的发展不是先天预成的,也不是凭借适应主义、个人主义所能决定的。品格是学生周遭的外部条件及其自身的内部条件交互作用的一个过程、一种结晶。其间的中介,无非就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品格在活动中并且唯有通过活动才能得到发展。品格是人本质的一种力量,所以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品格的人,具有独立的意志、远大的理想、向上的精神,能够通过言行举止自觉来展示自己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