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主探究

三、自主探究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既需要教师的耐心启发和精心指导,也需要学生身临其境并通过自己尝试完成科学探究、树立科学探索的信心、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训练科学思维、激励科研热情、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本节课内容中的“鲁宾—卡门实验”是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重要实验,并且贯穿了“同位素标记法”这一重要实验原理的应用。学生在前面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已学习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且在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时对“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完全有能力完成自主探索,因此教师应积极调整思路,让学生大胆地自主设计实验完成探究,熟悉并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光合作用过程释放的氧气是来自水”。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一方面理解了“同位素标记法”这一重要科研方法,另一方面也更加熟悉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同时还能体会科学探索的美妙和智慧。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并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并掌握方法,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起科学探索的兴趣、提升能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