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四个条件

一、“主动学习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四个条件

(一)有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自信与勇气的源泉,是创造的基础,任何创造与发明往往都来自对问题的浓厚兴趣。对某个问题感兴趣,学生学习主动性就高。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然而,政治课时较少,教学任务又相当艰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情和主动性,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有动力

只凭兴趣或好奇心而主动学习,很难持久,因此,学生在学习上要有动力,树立远大的理想,认识到当前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带着责任感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和探究。

(三)有基础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只有以旧知识为基础提出新问题,才会勾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当学生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时,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有了。

(四)有比拼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比拼意识。获胜的荣誉感人皆有之,教师要适时借用学生的获胜荣誉感,把学生的主动学习引至深入。如,在教学中出现学生解答问题众说纷纭,就让全体学生来分析比较和评判谁的答案更合理。再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比拼哪一组用最少的时间得出最佳结论,同时,让他们各自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让全班学生来点评。这样的合作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