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动学习”课堂中进行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培养——例谈均值不等式的深度教学

在“主动学习课堂中进行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培养——例谈均值不等式的深度教学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 周先华

“主动学习”课堂,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填鸭式”的“被动学”变成“主动学”,由“单一学”变为“合作学”,由浅层次学习变为深度学习。

我国数学教学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发展到今天的“数学素养的教学”阶段,即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更要掌握核心素养,发展情感与态度,立德树人。而即将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习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宗旨,并明确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而数学抽象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首,它既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也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它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并贯穿于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因此,数学抽象能力在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数学)中也被明确列为高考七大“能力要求”之一。

但是,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