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念构建历史认知的宽度
2025年11月22日
一、时空观念构建历史认知的宽度
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时空观念是在特点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我在教学过程发现,老师在梳理时间轴时,学生往往是简单的记忆和机械的重复,没有办法进行知识体系的深层理解。如果能够让学生从思辨性思维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并按照开放性试题的要求重新梳理,时间轴不仅能建构主干历史框架,还能够通过历史学科思想方法培养其时空观念,并深度学习。
例如,教师在近代史启动阶段给出如图2-3-11所示的时空轴,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图2-3-11
问题:根据材料围绕“甲午中日战争的冲击与反应”拟一个论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将时间轴的历史事件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的角度进行分类,构建本阶段的阶段特征。
(2)通过时空观念梳理历史事件的因果逻辑关系。
(3)完成题目中所给的开放性试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将时间轴的分解,得出下列论题。
示例一:甲午中日战争推动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示例二:甲午中日战争推动向西方学习的深化。
示例三:甲午中日战争推动爱国救亡运动深入发展。
示例四: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两半社会程度。
示例五:甲午中日战争客观上促进民资的发展。
示例六:甲午中日战争推动朝贡体系的瓦解。
示例七: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东北亚国际局势。
论证:略。
学生在历史课堂中,通过某一特定历史时间轴的构建和梳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通过唯物史观的方法如历史物质决定意识(精神),意识(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的运用,深度理解该阶段的阶段特征。学生可以通过时间轴,从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到构建历史认知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