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思想的革新

一、课堂思想的革新

课堂教学向来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特点在于所学知识内容是预设固定的,老师则扮演着一种源源不断对知识单一“输出”的角色,而学生则需要通过课堂,对众多复杂知识进行细化理解,从而强行达到对知识的认可理解,是处于一种被动地“接受”状态。但是,即便老师单方面能够在课堂上保证对知识的持续“输出”,也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时刻高效“接受”。同时,对于知识本身的内容体系来讲,很多并非是简单的记忆层面,更多的是对各种知识的理解、推演、应用,这是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大脑活动,而不是简单的“输出”与“输入”,其间过程有学生层面大量的大脑“深加工”。

所以,这就要求知识的“输出者”——老师的思想转变,不能把知识的传授过程变成简单的“物流化”传递过程,应大胆革新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人翁,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起主导作用,通过预设、帮助、导引、干预、评价等方式指导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处理问题,从中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强行储存、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