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呼唤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初中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倡导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总之,要实现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过去那种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听课,效率不高”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需要

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笔者认为班级授课制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有限等因素,很多老师的教学方式仍然以“灌输型”为主,导致课堂教学被教师主宰,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缺乏课堂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下降,而且缺乏知识创新能力,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过: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并且,“教师讲、学生听”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灵活地开展各种较为真实的语言教学活动,使学生很少有交流的机会;同步的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从而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无法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所以,如何在大班中教学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