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反思评价
从课堂教学完成度来看,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标。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探究欲望高。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新要求的课,与我校推广的主动性学习课堂的理念不谋而合。
教师采用微课、PPT 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课堂的效率,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思考空间。安排了五个活动,由老师抛出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究,并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一起交流和讨论。这种在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后让学生再来回答的方法,才使得学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师让学生自主学、自主做时并没有放弃教师应有的作用,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位置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做到了有机结合。课堂中设计了大量学生合作探究和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激发灵感,相互开拓思维,相互拓展视野。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加强。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形成了学习能力的自主建构。
【专家点评】
教师在课堂上富有激情,语言精练,很擅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而教师临场睿智的点评又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一个新的高度。
教师对教材地位和认知比较到位,通过课堂的教学操作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思想价值都挖掘得比较透彻,所以每个教学环节都衔接自然,教法和学法也比较得当。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中体会平移图形的特点和画法,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感知平移——探究平移——深化平移的教学步骤来组织教学的。
在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本人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级的水平发展,有效地对学生探索平移性质的活动进行诱导和评价。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合作、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共同完成认知中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时代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整堂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着眼于学生如何去思考、去探索、去归纳、去总结来展开,给学生创设很多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氛围。同时看得出教师比较高效地把握课堂预设和生成,所有的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也是有效有趣的。
本堂课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学使用得当,开头和结尾都使用了微课的形式,前面的微课激趣设疑,后面的微课体现应用的广泛性,一首一尾呼应,让学生始终专注于课堂内容。不管是微课中大量常见的生活现象,还是探求定义中三种特殊的平移现象,以及最后微课中让人震撼的场景,都是用心异常,起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教师对教学环节中时间的把握比较精准,教学流程十分顺畅,学生参与度高,积极自觉地完成各项任务。
此次活动,凸显了教师精心备课的重大意义,老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变讲堂为学堂,真正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