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怀守望 立德树人——甘肃省古代文学教学研讨会欢迎辞(代前言)
尊敬的赵逵夫先生、张崇琛先生,尊敬的来自全省十二所高校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
在甘肃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兰大教务处、兰大萃英学院和文学院的辛勤筹备下,在省内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下,“甘肃省古代文学教学研讨会”如期召开了。首先,我代表学院向莅临会议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特别是这几天酷暑难耐,参与会议很辛苦,在此我更要向各位代表表示热切的慰问。
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背景下,甘肃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将本届的学术年会专题聚焦于人才培养与教学研讨,这充分体现出我省古代文学学人对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深刻理解,对古代文学学科使命与学术担当的积极践行,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敬意。
习总书记讲,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兰大文学院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围绕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在此我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兰大文学院已有近90年的办学历史。历代学人,身处西部,直面清贫,抱怀守望,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著述,为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在“兰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3468工程)的指引下,学院坚持和不断强化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以及针对课堂教学规范的考核制度、听课制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完善教学过程监控和信息反馈机制,完善教学业绩与师德考核制度,组织年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学情调查座谈会工作计划”,执行“文学院关于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互动式教学原则,制定并实施《各研究所教学研讨制度的规定》,加强教研项目、“慕课”、精品课程及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培育计划,注重本科学生的科研训练,强化第二课堂建设,举办“慧瞳杯”和“读、写、吟、拍、演”系列活动,坚持本科毕业论文高标准要求,加强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在完整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保障下,目前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基本做到了井然有序,健康发展。
2015年,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在当下“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在学校“3468”工程的基础上,立足学院实际,提出了“2358”人才培养工程,即以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为支撑,致力于培养本科生、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三类人才,重点提升学生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五种能力,实施名师培育、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研究项目、“慕课”建设、优秀硕博论文培育等八项计划。
古代文学学科在我院的学科布局中居基础与关键的地位,学科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在传承优良学风与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该学科在庆振轩教授的带领下,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团队合力强,梯队合理,发展状态好,后劲足,特别在教学研究与教学团队建设上,在全院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我看到本次会议议题围绕“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古代文学、古典文献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古代文学教学热点难点研究,古代文学与校园文化建设,高等院校的研究型教学”等展开,相信通过诸位专家的认真研讨,会议一定能就立足古代文学学科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方面结出丰硕的成果。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祝诸位专家在兰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李利芳
2017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