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抒写情怀

(一)抒写情怀

解缙河州诗首先抒写了诗人被贬河州后的痛苦之情。这类诗作有《西行》、《贬河州述怀》(四首)、《述怀》、《谪西河》等,其中《西行》是解缙河州诗乃至所有诗歌作品中的名篇。诗云:

八千里外客河湟,

鸟鼠山头望故乡。

欲问别来多少恨,

黄河东去与天长。

“河湟”,指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广大地区,这里专指河州。“鸟鼠山”,在今甘肃省渭源县西,据《尚书·禹贡》等文献记载,此山有鸟鼠同穴现象。诗人站在陇原大地上,感到自己与故乡的距离是那样遥远,愤懑与惆怅填满胸中,仿佛滔滔向东的黄河和无边无际的苍穹。抒写内心之愤郁,痛快淋漓。诚如前人所说:“先生诗豪纵放逸,一自胸中流出,譬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览者为之心惊目骇。”[7]791《贬河州述怀》在《解学士全集》中收7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文毅集》收4首。其一抒写诗人获得功名后的心路历程,更是将政治上的失意作为抒写对象,这也是解缙在诗歌创作中首次说到“十年之期”。诗人第一次被明太祖打发回家,埋头经学,将内心的失落寄托在学习上,期待着“十年之期”的到来。渴望功名的雄心遭到了严重伤害,使遭贬后的诗人百感交集。无须冥思苦想,诗句即从肺腑流出:“十年去国伤心泪,洒向天河载六龙。”只有这样,才足以安抚诗人被伤害的心灵。其三云:“堂上白头亲九十,西行万里赴轮台。人间此事生离别,何日金鸡欲赦回?”面对耄耋之年的父亲,儿子又要万里远行,真是生离死别。诗人或许有所预感,因为他的父亲正是在诗人被贬河州的这年冬天辞世了。尽管如此,诗人自信和狂放的个性并未丝毫减弱,他向天际发出质问:“何日金鸡欲赦回?”诗人还不断表达这种自信:“乡人怜我休太息,飞鸟终当还旧林”(《寄胡敬方》)。《述怀》又言:“儒冠莫恨文章误,中正和平好俟时。”这是诗人自信的表现,也是他在河州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其次,解缙河州诗还涉及他在河州的生活情况以及所感所想。如果说《贬河州述怀》写诗人被贬来河州的情景并表达了思亲愁绪的话,《寓河州》三首则写诗人到河州的所见所思。诗云:

其一

只道河州天尽头,

谁知更有许多州。

八千里外尼巴国,

行客经年未得休。

其二

长城只自临洮起,

此去临洮又数程。

秦地山河无积石,

至今花树似咸京。

其三

春风一夜冰桥折,

霹雳声如百面雷。

亦有渔人捕鱼者,

短歌微迷月明回。

这三首诗虽然都写诗人对河州的认识和感受,但侧重点不同。其一写河州的辽远。以“天尽头”说明地域的苍茫辽阔,衬托出个人遭际在无限广阔的宇宙空间面前的微不足道。其二写河州的变迁。远在临洮之西的河州本来萧条冷落,一派荒凉,如今却“花树似咸京”。在这沧桑巨变的深沉咏叹中,不难感受到诗人的激动和欣慰。其三写河州的春景。一夜春风吹遍河州大地,吹融河面上冻结了一个冬天的冰桥,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勃勃生机。从一个江南才子的眼中透视边地春天独有的魅力,读来轻灵飘逸,充满了田园般的生活气息。浅显的语言、淡然的笔调中蕴含着一片深情。另外,诗人还在河州留下了一组以“有感”为题的诗作,如《交年节日有感》《河州正月十五夜有感》《乙卯元日有感》等,大部分作品都写诗人的所感所想,透露出思乡怀亲的意绪。新旧年节交替之际,又远离他乡,诗人最易思亲念旧,思绪纷扰。《交年节日有感》(其一)写道:“白云亲舍楚江头,安得天河着地流。唯有月明相识旧,夜来相伴倚门愁。”李白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而解学士却“唯有月明相识旧,夜来相伴倚门愁”。其二云:“时俗江南重小年,河湟此夜重凄然。抱衾冀作还家梦,想见严亲尚未眠。”写小年夜河州与故乡在民俗文化上的不同,通过这种差异,诗人表达了他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人只好将思念寄托在梦境中。其三云:“去年我为慈亲哭,此夜严亲为我愁。万里悲欢那可测,何人灯下说河州。”想起父亲,诗人不由感叹人事的兴亡。其实,更可悲者,诗人此时朝思暮想的父亲早已离开了人世。这组佳节思亲之作,感情真挚,诗思凄楚,读来使人凄然。《己卯元月有感》也是思乡之作,其中“不知此日参军庙,谁写新桃换旧符”,是被后世传颂和改编的名句。《夜窗吟》写河州严冬雪夜诗人的生活,读来别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