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河州风光

(四)吟咏河州风光

在河州生活的时间虽短,但解缙的足迹却遍及河州境内的每一处著名景观,美丽的风景自然激发起处在人生低谷的“解学士”的诗兴,留下了一首首吟咏河州地方风物的名篇,代表作品有《登镇边楼》《题积石》《宁河城》《冰灵寺》《万寿寺》等。这些诗作除《登镇边楼》收于《文毅集》外,其余均收于嘉靖《河州志》卷三中。

由于处地偏远,消息闭塞,生活在河州的解缙常常被亲情、乡情困扰着。出游、登临,本为消解愁绪,但当诗人登上镇边楼,盼望看到南回的大雁时,却再一次被强烈的愁思所困扰,又一次觉得河州真是天涯尽头了。《登镇边楼》诗云:

陇树晴云万里秋,

思亲独上镇边楼。

几年不见南回雁,

真个河州天尽头。

“镇边楼”,即河州城北城楼,因城楼北檐挂有“镇边”匾额,故称镇边楼。自解缙登楼题诗后,历代文人学士题咏不绝,使河州镇边楼声名远播。诗人独自登楼,凭栏远望,但见晴空万里,绿树乱岗,孤寂之感袭上心头,对亲人刻骨铭心的思念油然而生。此诗不刻意求工求新,但其真挚的感情、鲜明的形象、苍凉的格调,至今读来,仍觉情味深长,回肠荡气。《题积石》写河州长宁驿古城,既突出历史上此地发生的民族争夺战,又表现当时太平祥瑞的景象,即诗人所谓“而今河水清无底,时有游人月下行”。在河州今昔的对比中,显现出朱明政权的强大。《宁河城》写道:“宁河城头百丈涌,泻下通明五色虹。若到关前应驻马,下瓢一饮醉春风。”“宁河城”,即今临夏和政县;“百丈涌”,写宁河城滴珠山雄奇壮阔的景象。《冰灵寺》和《万寿寺》既咏河州的两处著名景点,又表现了河州佛教文化的兴盛。《冰灵寺》云:

冰灵寺上山如削,

柏树龙蟠点翠微。

况有冰桥最奇绝,

银虹一道似天梯。

“冰灵寺”,即“炳灵寺”,在今临夏永靖县黄河北岸大寺沟中,为河州佛教圣地。此诗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写冰灵寺奇绝陡峻,壁立万仞的山势;同时,以苍松翠柏点缀其中,更加突出山的神奇和秀丽。三四两句则抓住冰灵寺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景致——冰桥,来做重点描绘。冰灵寺前,河水冬天凝结成冰,游人可踏冰而过,称“冰桥”。银色的冰桥如同一道凌空飞架的天梯,透出晶莹洁白的色彩之美,给人强烈的感官冲击。此诗率意遣词,不事雕琢,笔法夸张,但画面优美,浑然天成,引人无限遐想。《万寿寺》云:“河州城东白塔寺,古碑上有贞观字。时时独立倚青空,大夏河流宛如直。”“白塔寺”,亦称万寿寺,俗称北坛、北寺,位于今临夏市东北北塬山麓。据嘉靖《河州志·祠祀》记载:“万寿寺,州北四里。唐初建,以镇西番思麻之地。后鄂国公尉迟恭重修浮屠十二层。洪武十三年,都纲失剌坚藏复修,二十六年,作汉僧正司。”[5]此诗用白描手法,凸显了白塔寺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塔寺的巍峨宏大已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