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古代文学类创新项目概况
在文学院获批的24项国创项目中,古代文学有10项,占41.7%,具体名单为:
唐代藩镇与文学研究——以江西道为例
元和年间江南东道诗坛考察——以政治事件为中心
北宋汴京园林与文学研究
宋代僧道群体的笔记小说创作研究
族刑与明代初期文风转折研究
明中后期《史记》异生异相叙事的文学评点研究
嘉庆年间西域流人诗作研究
清代西北地区书院兴衰与当地学术及文学变迁关系研究
灵异诞生与怪诞身体叙事研究——以正史帝王本纪为例
中国古代戏曲的空间叙事研究
通过分析这些项目,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1.立项数稳定。2012—2017年立项数分别为2、2、2、2、1、1。在平均每年仅4项的情况下,每年都有立项。
2.选题集中在唐宋、明清两个时段。10项中,唐宋、明清两个时段各占4项,另外2项为通代文学研究。
3.题目相对宏观,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选题中没有传统的作家、作品研究,皆为对某一时期进行的综合研究。
4.选题体现出较强的创新性。或突出地域性,如江西道、江南东道、汴京、西域、西北地区等;或关注文学与外部因素的关系,如藩镇、族刑、园林、书院、政治事件等;或考察特殊群体,如西域流人、僧道群体等;或运用新理论,如空间叙事、灵异诞生与怪诞身体叙事、异生异相叙事等。
5.对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较大。10位项目主持人中,目前毕业9人,其中8人推免到兰州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古代文学方向研究生。
在文学院立项的86项校创项目中,古代文学有11项,占12.8%,具体名单为:
陶渊明《饮酒》诗与魏晋玄学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的男性形象审美
神龙政局与岭南道的文学书写
韦庄诗歌师杜研究
唐代商山道与唐代诗歌研究
唐宋茶道对当时诗词创作的精神滋润
中国西部石刻碑文与文学研究——以宋代甘肃地区石刻碑文的体例为例
宋代祠禄制度与文学关系研究——以陆游和辛弃疾为例
论幻术对元明清神仙道化剧的影响及其他
《红楼梦》中的扇子意象研究
黄景仁诗歌中的生命意识研究
与国创相比,古代文学的立项数目较少,12.8%的比重远远低于国创的41.7%。同时还有以下特点:
1.与国创选题集中在唐宋、明清两个时段不同,校创唐宋占较大比重,有6项,占54.5%。此外,魏晋2项,明清3项,出现了国创中没有的魏晋时期的研究。
2.与国创选题多宏观相比,校创宏观、微观皆有。既有陶渊明、韦庄、黄景仁这样的专人研究,也有对《世说新语》《红楼梦》这样的专书研究,甚至如“《红楼梦》中的扇子意象研究”仅关注一个意象。
3.与国创选题创新性体现的丰富性不同,校创题目主要体现在文学与外部因素关系研究方面,如魏晋玄学、茶道、神龙政局、石刻碑文、祠禄制度、幻术等。
4.与国创选题皆为古代文学研究不同,校创则出现了一些研究古代文化的题目,如《论唐朝厕所文化》《汉文化影响下西北回族孝文化研究——以甘肃平凉市为中心》《明清以来的青城镇婚嫁礼俗嬗变研究》《千年况味,那些或将消失的声音——对黄桥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录》等。
5.与国创指导教师皆为古代文学专业教师不同,校创的指导教师有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老师。
6.与国创项目主持者基本都继续攻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不同,校创主持者虽有至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读研者,但所占比重较小,且其中有学生研究生选择其他专业。
国创、校创外,2017年文学院学生获批一项古代文学类的“君政基金”项目,题为《关于晏几道词梦意象及其生态状态考论的研究》。
同时,萃英学院人文萃英班学生申请的创新项目中也有一些古代文学的选题,2015—2017年共计5项,具体名单为:
《诗经》秦唐郑卫之风“地方性”研究
皇甫谧《高士传》与魏晋思潮
五代词中的女性审美形象研究
苏轼文章的叙事性研究
宋元话本中的清官形象
近三年,萃英学院共立项人文社科类项目35项,古代文学项目占14.2%。因萃英学院每3年招一次文学方向,因此古代文学项目所占比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