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常俊、常美

(四)常俊、常美

《晋书》卷一百二十《李特载记》:

特兄弟既以怨,引兵归绵竹。恐朝廷讨己,遣长史费远、犍为太守李苾、督护常俊督万余人断北道,次绵竹之石亭。[7]3024

庠为所杀,流从特安慰流人,破常俊于绵竹,平赵于成都。[7]3029

《华阳国志·大同志》又载:

永宁元年,春正月,遣万余人断北道,次绵竹,以长史费远为继。前军宿石亭。特等相合,得七百余人,夜袭之,因放火,杀军略尽。进攻成都。城中忷惧。中郎常美与费远、李苾、张微等夜斩关委,走。文武散尽。[1]447

从职官角度讲,督护是晋朝设立的专职军事职务,军事官员与行政官员下均设督护,州刺史亦有督护,时赵为益州刺史,常俊为其督护;中郎本为郎官的一种,为帝王近侍之官,至两晋又有从事中郎,乃将帅之幕僚,常美当属此类。赵趁晋室衰微之际,割据巴蜀,自称大将军益州牧,所封官员大都出自三蜀(蜀郡、广汉、犍为),由此可以推断,督护常俊、(从事)中郎常美皆可能是蜀郡江原人,只因依附赵叛乱而未被录入《士女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