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正史典籍的剧目本事

一、出自正史典籍的剧目本事

中国文学向来有尚史的传统,“史诗”“词史”为历代诗论所推崇。承袭这一传统,元人杂剧题材,往往以史传为本。从徐征等主编《全元曲》来看,所收完整杂剧162种,其中历史戏剧本计有54种,而54个历史剧目除8个戏是旦角主唱外,其余46个都是由末行主唱。仅就“史记戏”“三国戏”来看,其剧目本事以儒家正史典籍者为多。

《史记》是儒家经史要籍之一,在《录鬼簿》《录鬼簿续编》中,元人“《史记》戏”至少有84部,《太和正音谱》中有名可考的有61部,佚名作家的有14部。现存《全元曲》剧目完整的主要有:《周公辅成王摄政》《说专诸伍员吹箫》《须贾大夫谇范叔》《保成公径赴渑池会》《冤报冤赵氏孤儿》《高祖濯足气英布》《立成汤伊尹耕莘》《随何赚风魔蒯通》《庞涓夜走马陵道》《冻苏秦衣锦还乡》《萧何月下追韩信》《忠义士豫让吞炭》《楚昭王疏者下船》《张子房圯桥进履》《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等。足见元人杂剧“《史记》戏”之发达。

《三国志》《后汉书》《汉晋春秋》等都是记载历史英雄叙事的正史经典,为元杂剧“三国戏”创作提供了基本史料,元杂剧“三国戏”本事多出于正史。根据《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宝文堂书目》《也是园书目》《红雨楼书目》《今乐考证》等文献记载,元杂剧三国故事可达六十余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张双赴西蜀梦》《虎牢关三战吕布》《刘玄德独赴襄阳会》《刘玄德醉走黄鹤楼》《关云长千里独行》《诸葛亮博望烧屯》《两军师隔江斗智》等是其中的经典剧目。

这些历史剧目隐含了与史实所共有的深层叙述结构和叙事意义,并通过表现士人君子、救世英雄在伦理道义上的主体行动,奠定了元杂剧正剧化叙事的基本范式。史籍本事为这些剧目题材开拓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最终使之成为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个性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