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乐传齐考

《韶》乐传齐考

刘阳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韶》乐,相传是舜时古乐,一般认为是舜之乐师夔所作[1],《尚书·皋陶谟》云:“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又云“《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韶》是舜时的宏大舞乐,《礼记·乐记》:“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舜是否用它来教授贵族胄子和赏赐诸侯,现在已不可知,但可以说《韶》乐在上古时期只在统治者和贵族间传承是没有问题的。舜后,《韶》乐经禹、夏而传商,殷人又对其加以修订和完善[2],用于祭祀和求雨[3],后传之周。

据文献,有周一代,《韶》乐只周、鲁、齐三地有之[4]

周承殷礼,有“六代之乐”[5],《韶》自然有之,《周礼·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大韶》即是《韶》乐。

鲁有《韶》是因为周成王赐赏,《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因此,鲁得以有《韶》乐传承,是以春秋时吴公子季札聘鲁时,见舞《韶》,盛赞其:“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6]

然齐地《韶》乐的来源,历来论说不一而足,总结起来盖有三说:

其一,齐地固有说:持此说者,多以齐地为东夷旧地,舜为东夷人[7],《韶》是舜时古乐,即东夷古乐,又据东夷以鸟为图腾,而《韶》之舞容,为扮演凤凰、鸟兽之歌舞。又《韶》之演奏乐器为东夷人所造之土鼓、石磬、排箫等,据此三证即说《韶》乐为齐地固有[8];其二,由陈传入说:持此说者据《汉书·礼乐志》:“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陈,舜之后。《招》乐存焉。”(“招”即“韶”也);其三,由鲁传入说:持此说者据《论语·微子》:“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即春秋末年,鲁哀公政坏,鲁乐师纷纷出走,其中太师挚逃到齐国,传《韶》于齐。

齐地固有说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古史湮没,无文献可征,终不可确考,由陈传入说,下文会有论及。由鲁传入说,则引《论语》为证据,似乎颇可确信。但仔细考量起来,依然存在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