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常仓弘
《华阳国志·大同志》载:
建兴元年春,……西夷司马巴郡常歆,都安令蜀郡常仓弘等共推汶山太守涪陵兰维为西夷校尉。[1]476
顾广圻校稿云:“当衍常。”顾观光脚本迳作“仓宏”,云:“仓上原衍常字,依廖校删。”任乃强认为,“蜀郡多常姓,罕见仓姓,双名亦晋所有”。[1]476任氏所言有理,常姓之中常长生即是双名,名长生,字彭祖,并且行文中特意强调了常歆与常仓弘的郡籍,以示区别。以此论之,常仓弘也很可能出自江原常氏家族。
此外,《大同志》又记户曹掾常敞事,常敞可能也是出自江原常氏。
以上诸人,常播属江原常氏确定无疑,常少、常颀(常房)、常俊、常美、常深、常仓弘、常敞等人皆可能出自江原常氏,限于史料不足,笔者只能做此推断。另外,江原常氏士女确载于史者尚有十九人。兹一并列上,以资考定:
常翊 字孟元。侍御史。据任乃强先生考定,常翊应是献帝以前人。[1]675(《华阳国志·士女目录》)
常洽 字茂尼。自荆州刺史迁京兆尹,侍中,长水校尉。以兵卫大驾西幸。傕等作难,常侍卫天子左右。为傕所煞。(《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蜀郡士女》《三国志·董卓传》裴注引《献帝起居注》)
常良 广都令。(《华阳国志·士女目录》)
常仲山 (同上)
常忌 字茂通。蜀谒者、黄门侍郎。(《华阳国志·大同志》《华阳国志·益梁宁三州三国以来人士目录》《三国志·霍峻传》裴注引《襄阳记》)
常员 牂牁(䍧柯)、永昌太守。(《华阳国志·后贤志·常勗传》)
常高 广令。(同上)
常闳 汉中、广汉太守。(同上)
常勗 字修业。历光禄郎中、尚书左选郎、郡功曹、郫令等职。(同上)
常竺 字代文。南广太守,侍中。(《华阳国志·后贤志·常骞传》)
常伟 字公然,阆中令。(同上)
常骞 字季慎。萍乡令、国王侍郎、郎中令,封关内侯,魏郡太守,加材官将军,新都内史,湘东太守。(同上)
常廓 字敬业。(《华阳国志·后贤志·常宽传》)
常宽 字泰恭。侍御史、繁令、武平太守。(同上)
常长生 字彭祖。(同上)
常璩 字道将。成汉散骑常侍,又称“蜀史”。(《三国志》裴注引孙盛《异同记》;《十六国春秋·蜀录四》《晋书·李势载记》)
常元常 广都令常良女也。(《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蜀郡士女》《华阳国志·士女目录》)
常靡常 常仲山女也。(同上)
常纪常 常常侍(常洽)女。(同上)
综上所述,今考定江原常氏士女共二十人,其中士十七人,与张佳胤考定者颇有出入;女三人,与张氏所考者同。常员、常高、常播、常闳、常廓等五人确载于史,故入之;常俊、常美、常深、常敞等四人,只能推定为江原常氏人物,故出之,他们与常少、常颀(常房)、常仓弘等人均可能出自江原常氏,惜史无明文可证,兹一并存疑。
基于以上结论,并结合《华阳国志·后贤志》所载常勗、常骞、常宽三人的传记,我们可以勾勒出江原常氏家族常员一支的简明谱系。这三篇传记大致勾勒出了常员一族的关系脉络,记述了常氏家族数代重要人物的突出事迹,并且附带提及家族其他人事,构成了常氏家族人物传记。
据《常勗传》可知,常勗祖父为常员,常勗之父为常高,常勗从父为常闳。常闳之子为常忌。则常勗祖父常员与常忌祖父(常闳之父)为兄弟,常勗与常忌共曾祖。据《常骞传》可知,常骞祖父为常竺,常骞之父为常伟。据《常宽传》可知,常宽之父为常廓,常宽之子为常长生,常宽为常骞族弟(共高祖不共曾祖)、郫令常勗弟子(弟之子)。又常璩在《华阳国志·后贤志》序中称常宽为“族祖”,则常璩为常宽之祖孙。据此,可将常员一支的谱系较为明晰地勾勒出来,可考定者六世,计十二人。
江原常氏常员支系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