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司马迁传[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权德舆.权德舆诗集[M].霍旭东点校.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4]权德舆.权德舆文集[M].霍旭东点校.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查屏球.唐学与唐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皮锡瑞.经学历史[M].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
[9]严国荣.权德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注释】
[1]2016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B144。
[2]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四十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7页。
[3]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五十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3页。
[4]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15页。
[5]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四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2页。
[6]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四十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8页。
[7]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三十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9页。
[8]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9]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五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7页。
[10]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166页。
[1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六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9页。
[12]权德舆著,霍旭东点校:《权德舆文集》卷二十,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13]权德舆著、霍旭东点校:《权德舆诗集》卷一、卷六,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82页。
[14]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页。
[15]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6]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7页。
[17]赵岐:《孟子注疏》,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卷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18]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44页。
[19]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4页。
[20]严国荣:《权德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