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少
2025年08月10日
(二)常少
《后汉书》卷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载:
帝乃与述书,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述省书叹息,以示所亲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隆、少皆劝降,述曰:“废兴命也。岂有降天子哉!”左右莫敢复言。[5]542
初,常少、张隆劝述降,不从,并以忧死。帝下诏追赠少为太常,隆为光禄勋,以礼改葬之。其忠节志义之士,并蒙旌显。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于是西土咸悦,莫不归心焉。[5]544
常少为公孙述心腹,并曾力劝公孙氏归降汉室,公孙氏不从,常少忧愤而死。以此言之,常少有忠于汉室之心,虽未能促成国家一统,亦可谓忠节之士。其事亦见载于《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
故主簿李(张)隆、常少数谏述归帝称藩。述不纳。[1]331
汉搜求隐逸,旌表忠义:以述臣常少、李隆忠谏,发愤病死,表更迁葬,赠以汉卿官。[1]337
公孙述本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王莽篡汉,公孙述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建武元年,公孙述称帝于蜀。而“汉代地方人事都须服务于本地方,即所谓郡县吏”[6]4。故公孙述所亲信者常少很可能是蜀郡人,而《华阳国志》所列蜀郡诸县唯江原县冠族为常氏,《士女目录》所列常氏人物无出江原县者。以此论之,则常少应是蜀郡江原人。《华阳国志》记其事,而《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录》并未予以收录,其原因当是常少依附公孙述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