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亲怀友
解缙河州诗中,还有几首集中表达思亲怀友感情的作品。思亲是每个身处异乡的游子所共有的情愫。诗人身处边地,更兼慈母新丧未葬,父亲年至耄耋,思亲情绪更为浓烈。因此,这些诗作是诗人用血泪凝聚而成的,读来令人肝肠寸断,生发无限惆怅之情。《西行思亲》和《贬河州述怀》(其二)是其中的上乘之作。《西行思亲》开篇即说:“慈闱弃世已经年,九十严亲雪满巅。”面对如此境况,做儿子的却要“徒步一身辞北阙,苦寒万里到穷边”。这是何等艰难的抉择。当诗人的情感无法诉诸现实的人和事时,只好呼喊:“厚土黄天应眷念,蚁枕先已赋归田。”《贬河州述怀》(其二)云:“一身去国片云轻,白苎衣单万里程。九十严亲离别苦,夕阳挥泪倚门情。”其三亦有“堂上白头亲九十”之句。老父对少子深沉的爱和思念,以及定格于夕阳中倚门擦泪的老父形象,读来令人心酸。《西行示祯期还家》也是解缙诗中的名篇,写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突出西行路上的艰辛和家人的嘱托,情真意切,雄放而不失缠绵。诗人写自己早年的心路历程:“早岁攀龙客天府,浪得声名满寰宇,归来自分闭门过,岂料更为名所苦。”自小在江南长大的才子,从未经过北方的苦寒,此一种感受在此诗中也有表现:“旅影西行万里遥,黄叶飘萧更无数。一天雁影间秋色,两地月色愁蒹葭。蒹葭苍苍露为霜,朔风吹汝征衣裳。”临别时对亲人的嘱托,亲切缠绵:“弟妹若相问,为言各康强。严亲且祝加餐饭,我行十月当还乡。”离家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年迈的父亲,不舍之情和牵恋之意尽显。诗用歌行体,更能表达出诗人的才思和胸中情意。《河州正月十五夜有感》则用对比手法,表达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诗中首先展现出家乡元宵节歌舞动地的热闹景象:“儿童夹路爆竹喧,高引红灯笑嫫姥。青狮傀儡动地来,歌钟彻夜兼鼙鼓。家家粉米如云形,团脆蒸甘祀先祖。驱傩击筑斗喧呼,剪纸粘花作歌舞。云霞五彩团不飞,青红楼阁开天府。黄金蛟龙珠翠鳞,十丈流泉口中吐。”接着,诗笔一转,描绘了诗人元宵佳节时在河州凄楚冷落的境况:“岂知此夜来河州,冰作灯笼森白矛。逐日沥冻成锦鞴,衬以五彩悬银钩。大雪大似金兜鍪,我疑天公与人谋。剪下玉屑如雕镂,边城凉薄天所赒。真成玉宇兼琼楼,烹龙炮凤楼上头。紫驼白马饫百馐,惓惓夜饮岂解愁。今知异域自风流,向隅不觉双泪流。”冰灯、大雪、紫驼、白马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和动物,与家乡元夜时的青狮傀儡、粉米团脆、剪纸贴花、彩灯歌舞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情怀,读来动人心弦,脍炙人口。全诗辞藻华丽但不失情趣,可见,诗人只是苦中作乐,以消怀乡之思。
解缙在河州所作怀友诗,既回忆了与友人往昔的快乐生活,又向好友诉说自己的不幸。《西行寄同乡诸友》写道:“昔与六七友,颉顽丽江乡。上溯濂与洛,下俯班与扬。齐声逞逸翮,万里云中翔。……我行忽万里,飘飘在河湟。严亲且百岁,慈母事未襄。仰天指日哭,泪若东海扬。”年少时的梦想与如今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从中更透露出诗人深深的失落感。解缙在河州的怀友之作大部分是赠答类题材。解缙一生无心称雄于诗国,诗只是其应酬人事平衡心绪的工具,所以解缙诗多赠答与唱和之作。由于环境、身份和心境不同,解缙在河州所写的赠答酬唱之作也不同于他日所作,所表现的诗人遭贬后痛苦的心情,也绝非泛泛地相互酬答,而是真心向朋友诉说,在真情诉说中,往往透露出一丝丝酸楚,如:“秦地山河行胜旧,楚天风雨客怀新,遥怜九十严亲在,黄发萧萧忆远人。”(《和王驸马见赠元韵》)礼部侍郎董伦是诗人的知己。解缙不仅写信向他陈述自己的冤情,希望得到帮助,而且有《和董纶南还》等叙写自己被贬的处境,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不过,当短暂的河州生活结束时,诗人心潮澎湃,归心似箭,同样在怀友赠答诗中,诗人高唱:“谈笑潼关去,云霞先掌开。”(《寄宋子环》)对前途充满了乐观和自信。
在河州期间,解缙也与一些当地文人频繁往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与明代正统年间河州进士、后官至兵部尚书的王竑的祖父王俊卿交往,留下了《题王俊卿寿星》等诗;与王武交往,留下了《寄王恒斋》《题恒斋卷为王以中作》《清明日寄以中》《恒斋记》等诗文,记录了他与河州文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