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5年09月26日
目录
本书译审委员会
序
前言
第1篇 Revit基础
单元1 BIM概述与Revit介绍
1.1 BIM概述
1.1.2 BIM的特点
1.1.3 BIM与CAD
1.1.4 BIM的发展过程
1.1.5 BIM的发展驱动
1.1.6 BIM的应用模式
1.2 Revit介绍
1.2.1 Revit软件专业划分
1.2.2 Revit软件的突出特点
单元2 用户界面、视图控制和视图创建
2.1 用户界面
2.1.1 用户启动界面
2.1.2 文件管理
2.1.3 用户操作界面
2.2 视图控制
2.2.1 使用项目浏览器
2.2.2 使用视图属性
2.2.3 使用视图控制栏
2.3 视图创建
2.3.1 视图样板
2.3.2 创建视图
2.4 单元练习
2.4.1 标高设置
2.4.2 轴网设置
单元3 图元的选取与处理
3.1 图元概念
3.2 图元的选取
3.2.1 单击选取法
3.2.2 多图元选取法
3.2.3 链条选取法
3.2.4 拖曳框选取法
3.2.5 非单击选取方法
3.3 图元的处理
3.3.1 图元属性
3.3.2 类别、族、类型和实例
3.3.3 参数
3.3.4 捕捉覆盖
3.3.5 双箭头、镜像和旋转
3.3.6 修改面板
3.3.7 编辑节点
3.4 单元练习
3.4.1 对齐
3.4.2 偏移
3.4.3 镜像-拾取轴
3.4.4 镜像-绘制轴
3.4.5 拆分
3.4.6 移动
3.4.7 复制
3.4.8 旋转
3.4.9 修剪/延伸为角
3.4.10 修剪/延伸单个图元
单元4 项目与视图设置
4.1 项目设置
4.1.1 项目信息
4.1.2 线宽
4.1.3 线型图案
4.1.4 线样式
4.1.5 线处理
4.1.6 材质
4.1.7 对象样式
4.1.8 项目单位
4.2 视图设置
4.2.1 视图可见性/图形替换
4.2.2 视图样板
4.2.3 显示/隐藏图元
4.2.4 工作共享显示
4.2.5 视图图元替换
4.2.6 视图过滤器设置
4.3 单元练习
4.3.1 控制图元视图
4.3.2 自动视图样式
单元5 模型的发展
5.1 模型发展进程
5.1.1 空间维度
5.1.2 BIM与麦克里美曲线体现的工作流程
5.1.3 过度建模
5.1.4 项目发展流程
5.2 构件的复杂性
5.2.1 构件的复杂性与图形分级的必要性
5.2.2 模型分级的规范
5.3 控制图形显示
第2篇 Revit Architecture
单元6 墙体的创建和处理
6.1 墙体的创建
6.1.1 基本墙体
6.1.2 曲面墙体
6.1.3 墙体高度的设置
6.2 墙体的处理
6.2.1 将墙体附着到板上
6.2.2 编辑墙体形状
6.2.3 定位线
6.3 单元练习
6.3.1 隔墙创建
6.3.2 壁窗创建
单元7 楼板、天花板和屋顶
7.1 板的创建与编辑
7.1.1 草图绘制规则
7.1.2 板、墙壁及支柱之间的联系
7.1.3 为板图元添加坡度
7.2 天花板的创建
7.3 屋顶的创建
7.4 单元练习
7.4.1 楼板
7.4.2 屋顶
7.4.3 天花板
7.4.4 竖井开口
单元8 门、窗和构件
8.1 门和窗的概念
8.2 门和窗的创建
8.2.1 门的创建
8.2.2 窗的创建
8.3 放置构件
8.4 单元练习
8.4.1 系统-依附图元
8.4.2 平面依附(独立)图元
单元9 楼梯、坡道和栏杆
9.1 楼梯工具
9.1.1 楼梯(按按件)
9.1.2 楼梯(按草图)
9.2 坡道工具
9.2.1 坡道绘制
9.2.2 坡道属性
9.2.3 实体坡道
9.2.4 结构板坡道
9.2.5 栏杆扶手
9.3 栏杆工具
9.3.1 栏杆创建
9.3.2 栏杆样式
9.3.3 栏杆剖面图创建
9.4 单元练习
9.4.1 楼梯(按草图)
9.4.2 独立栏杆
9.4.3 楼梯(按构件)
单元10 体量和场地工具
10.1 体量工具
10.1.1 内建体量和体量族
10.1.2 内建体量
10.1.3 体量族创建
10.2 场地工具
10.2.1 环境建模
10.2.2 地形表面建模
10.2.3 周边建筑和特点
10.3 单元练习
10.3.1 内建体量模型
10.3.2 分析建筑体量模型
10.3.3 使用建筑创建工具
单元11 基础幕墙
11.1 幕墙介绍
11.1.1 理论图元
11.1.2 实体图元
11.2 幕墙的创建
11.2.1 手动创建幕墙
11.2.2 自动创建幕墙
11.2.3 复杂设计
11.3 单元练习
单元12 房间数据及颜色方案
12.1 创建房间
12.1.1 房间相关的术语
12.1.2 创建房间
12.2 房间数据的应用
12.2.1 房间标记
12.2.2 房间明细表
12.2.3 房间面积
12.2.4 房间体积
12.3 房间面积方案与颜色方案
12.3.1 面积方案
12.3.2 颜色方案
12.4 单元练习
12.4.1 放置房间
12.4.2 修改房间属性
12.4.3 房间分隔
12.4.4 应用颜色方案
12.4.5 添加图例
单元13 二维详图与注释
13.1 详图索引视图
13.1.1 矩形详图索引视图
13.1.2 草图详图索引视图
13.2 详图工具
13.2.1 详图线
13.2.2 详图构件
13.2.3 填充区域
13.2.4 遮罩区域
13.2.5 隔热层
13.3 注释工具
13.3.1 尺寸标注
13.3.2 文字注释
13.3.3 注释记号
13.3.4 标记
13.3.5 符号
13.4 单元练习
13.4.1 创建标注
13.4.2 创建重复详图
13.4.3 创建详图构件
13.4.4 剖切面工具
13.4.5 绘制详图线
13.4.6 添加隔热层
13.4.7 遮罩区域
13.4.8 注释
单元14 建明细表和图例
14.1 创建明细表
14.2 创建图例
14.3 单元练习
14.3.1 创建明细表
14.3.2 调整明细表
14.3.3 图例操作
单元15 图纸的创建与发布
15.1 图纸的创建
15.1.1 创建新图纸
15.1.2 添加视图
15.2 图纸的发布
单元16 项目分工与协作
16.1 项目分工
16.1.1 项目分工
16.1.2 多地点模型共享
16.2 项目协作
16.2.1 BIM项目执行计划
16.2.2 团队工作协议
16.2.3 使用工作集
16.2.4 工作集管理
16.2.5 正确的合作程序
16.3 单元练习
16.3.1 创建工作集
16.3.2 创建本地文件并与中央文件同步
单元17 Revit Archi综合练习
17.1 绘制外墙
17.2 添加基础
17.3 添加楼板
17.4 绘制内墙
17.5 放置门、窗
17.6 绘制楼板
17.7 绘制屋顶
17.8 绘制天花板
17.9 设置房间
17.10 生成剖面图
17.11 创建图纸
第3篇 Revit Structure
单元18 结构项目创建
18.1 项目设置
18.1.1 项目单位设置
18.1.2 结构设置
18.2 链接文件
18.2.1 链接CAD
18.2.2 链接IFC
18.2.3 链接Revit
18.3 单元练习
18.3.1 进行基本设置
18.3.2 把RevitArchitecture模型链接到当前项目
18.3.3 复制标高到结构模型并启动监视,在建筑【FirstFloor】层标高和结构 【Level1】层标高之间建立联系
18.3.4 为新建标高创建平面图
18.3.5 复制轴网
单元19 图元创建入门
19.1 墙体创建
19.1.1 基本墙体
19.1.2 曲面墙体
19.1.3 墙体高度的设置
19.1.4 建筑墙与结构墙
19.2 墙体处理
19.2.1 将墙体附着到板上
19.2.2 编辑墙体形状
19.2.3 定位线
19.3 柱的创建
19.3.1 建筑柱与结构柱
19.3.2 结构柱的创建
19.3.3 分析模型
19.4 梁和支撑
19.4.1 梁的创建入门
19.4.2 支撑创建入门
19.5 单元练习
19.5.1 在模型中创建曲面墙
19.5.2 创建柱体
19.5.3 完成二楼布局
19.5.4 将二楼的梁复制到平面【Roof2】和平面【Roof3】
19.5.5 将【Roof2】平面其余的梁放置完成
19.5.6 创建A6~A7轴段的支撑
19.5.7 创建A7~B7轴段的支撑
单元20 基础概述、分类与创建
20.1 基础概述
20.2 基础分类与创建
20.2.1 独立基础
20.2.2 桩基础
20.2.3 条形基础
20.2.4 板式基础
20.2.5 可载入族基础
20.2.6 内建族基础
20.2.7 基础墙、墩桩和壁柱
20.3 单元练习
20.3.1 练习创建基础墙
20.3.2 练习创建墩桩和壁柱
20.3.3 练习创建基础底板
20.3.4 练习创建独立基础和桩基础
单元21 梁和桁架系统
21.1 梁系统
21.1.1 自动创建梁系统
21.1.2 绘制梁系统
21.1.3 梁系统属性
21.1.4 梁系统的布局规则和样式
21.1.5 混凝土楼板框架系统
21.1.6 预制混凝土支承楼板
21.1.7 梁系统辅助设置
21.2 桁架系统
21.3 单元练习
21.3.1 使用自动梁系统放置一个梁系统
21.3.2 练习使用【绘制梁系统】,并且定义梁系统的参数
21.3.3 创建一个参数性桁架并且在模型中放置这个桁架
21.3.4 修改剖面【SectionGrid2】和【SectionGrid3】的梁,并且将它们剪切到预先设置好的参照平面上
单元22 阶段设置
22.1 阶段介绍
22.2 阶段属性
22.2.1 视图的阶段属性
22.2.2 图元的阶段属性
22.3 阶段创建
22.3.1 工程阶段
22.3.2 阶段过滤器
22.3.3 图形替换
22.4 单元练习
22.4.1 基本设置
22.4.2 修改阶段属性
22.4.3 检查阶段
22.4.4 在C1柱和C2柱之间放置一段墙体并修改
22.4.5 拆除混凝土框架
22.4.6 创建一个用于替代的结构框架
22.4.7 显示施工流程
单元23 设计方案选择
23.1 设计方案概述
23.1.1 方案概况
23.1.2 方案术语
23.1.3 设计方案工作流程
23.2 设计方案集管理
23.2.1 创建设计方案集
23.2.2 使用设计方案集的考虑因素
23.2.3 管理设计方案集
23.3 分组管理
23.3.1 组基本要素
23.3.2 内部组、外部组和链接
23.3.3 使用组查看替代方案
23.3.4 关于组工具使用的最佳实践
23.4 单元练习
23.4.1 制作一个设计方案设置,将其命名为屋顶框架
23.4.2 移至结构桁架
23.4.3 激活柱子方案
第4篇 Revit MEP
单元24 MEP项目的创建
24.1 项目设置
24.1.1 选择项目单位
24.1.2 设置公用单位
24.1.3 设置MEP单位
24.1.4 选择MEP设置
24.2 草图设计
24.3 项目开工
24.4 协同合作
24.4.1 链接CAD文件
24.4.2 链接Revit文件
24.4.3 管理链接
24.4.4 多规程协调
24.5 单元练习
24.5.1 将模型链接到RevitMEP模型中
24.5.2 将标高复制到MEP模型中,并启动监测;在结构模型中建立标高和轴网, 并建立相应的联系
24.5.3 对新建的【Roof】标高进行重命名并调整标高线长
24.5.4 为新建标高创建平面视图
24.5.5 利用【复制/监测】将建筑文件里的轴网复制到模型中
单元25 设备、固定装置和构件
25.1 机械设备
25.1.1 风管管件
25.1.2 风道附件
25.1.3 风道末端
25.1.4 机械设备
25.2 电气设备
25.2.1 电气设备
25.2.2 电气装置
25.2.3 照明设备
25.3 管道设备
25.3.1 管件
25.3.2 管路附件
25.3.3 卫浴装置
25.4 构件放置
25.5 单元练习
25.5.1 平面依附(独立)图元
25.5.2 系统依附图元
25.5.3 可视性控制
单元26 MEP系统
26.1 创建项目概况
26.2 主要系统
26.2.1 机械系统
26.2.2 电气系统
26.2.3 管道系统
26.3 系统浏览器
26.3.1 系统浏览器
26.3.2 定制视图过滤器
26.4 系统连接件
26.5 单元练习
26.5.1 构件放置和创建系统
26.5.2 创建服务类型过滤器
单元27 机械系统
27.1 风管机械设置
27.1.1 隐藏线
27.1.2 风管设置
27.1.3 角度
27.1.4 转换
27.1.5 矩形
27.1.6 计算
27.2 风管属性设置
27.3 创建风管系统
27.4 单元练习
27.4.1 完成系统
27.4.2 检查系统
单元28 电气系统
28.1 电气设置
28.1.1 隐藏线
28.1.2 常规
28.1.3 角度
28.1.4 配线
28.1.5 电缆桥架设置
28.1.6 负荷计算
28.2 电气线路
28.2.1 导线
28.2.2 电缆桥架和线管
28.3 电气系统
28.3.1 开关系统
28.3.2 电力系统
28.4 单元练习
单元29 管道系统
29.1 管道机械设置
29.1.1 管道设置
29.1.2 角度
29.1.3 转换
29.1.4 管段和尺寸
29.1.5 流体
29.1.6 坡度
29.1.7 计算
29.2 管道属性设置
29.3 创建管道系统
29.4 单元练习
29.4.1 绘制卫生间管道
29.4.2 创建简单的管道系统
29.4.3 创建系统类型过滤器
单元30 空间数据和颜色填充
30.1 空间相关术语
30.1.1 房间
30.1.2 面积
30.1.3 空间
30.1.4 分区
30.2 空间的创建
30.3 空间类型
30.3.1 空间类型的设置
30.3.2 明细表
30.4 空间标记
30.5 面积和体积选项
30.5.1 面积计算
30.5.2 体积计算
30.5.3 数据分析
30.5.4 面积方案
30.6 颜色方案
30.7 单元练习
30.7.1 定义空间
30.7.2 修改空间属性
30.7.3 编辑明细表
30.7.4 房间分隔线
30.7.5 应用颜色方案
第5篇 族
单元31 族的概述与系统族
31.1 族概述
31.2 系统族与系统族编辑
31.3 系统族库的制作与传递
31.4 单元练习
31.4.1 定义新系统族类型
31.4.2 系统族库管理
单元32 形体构造和内建族
32.1 拉伸
32.2 融合
32.3 旋转
32.4 放样
32.5 放样融合
单元33 参数化与可载入族
33.1 参数与参数化
33.2 创建族
33.2.1 族的创建流程
33.2.2 非图元信息
33.3 单元练习一
33.3.1 确认图元类别
33.3.2 布局
33.3.3 应用规则
33.3.4 第一次测试
33.3.5 二维线条
33.3.6 第二次测试
33.3.7 三维形体
33.3.8 第三次测试
33.3.9 确认图元子类别
33.3.10 定义类型
33.4 单元练习二
33.4.1 确认图元类别
33.4.2 布局
33.4.3 应用规则
33.4.4 测试一
33.4.5 线条
33.4.6 测试二
33.4.7 三维模型
33.4.8 测试三
33.4.9 确认图元子类别
33.4.10 定义类型
33.5 单元练习三
33.5.1 确认图元类别
33.5.2 布局
33.5.3 应用规则
33.5.4 测试
33.5.5 二维线条
33.5.6 测试
33.5.7 三维形体
33.5.8 测试
33.5.9 确认子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