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3  设计方案工作流程

23.1.3 设计方案工作流程

虽然【设计选项】的使用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下列所描述的一般性流程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导,其中包含了确保理想效果的一些关键原则。

1)【设计选项】一般适用于现有模型中一个相对较小的部分,如果正在处理的部分涉及模型中的大部分图元,那么这一工具是否比建立几个模型的方法更加高效就不能确定了。另外,用户也不太可能在利用图元建立模型之前就生成各项设计方案,所以先从常规的方法着手,基于其中某一场景开始建立模型。注意如果往建筑中添加了一些图元,后来又决定这些图元应作为设计方案的一部分,那么可以将它们从主模型中移至相应的设计选项集里。

2)为每一个需要探讨的区域创建一个设计方案集,比如分别生成屋顶和建筑入口的设计方案集。注意创建了一个设计方案集以后,Revit会自动在这个集合中创建一个设计方案,并将其作为主选项。主选项通常是优选的设计,默认情况下会在项目视图中显示。

3)按要求为每一个设计方案集创建次选项,该过程并无限制。

4)选择模型中受设计方案集影响的任何几个图元,将它们添加至该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选方案中。实际上,任何将在某一设计方案中进行修改的图元都隶属于相应的方案而不是主模型,即使这意味着同一个图元经过细微的修改后出现在多个方案中。举个例子,如果设计中有可能往其中一个方案的墙体中添加洞口,那么这面墙必须存在于该设计方案集里的某一个方案中。注意由于主模型和次选项图元之间的几何连接点不会恰当地清除,所以最好如图23-6所示,考虑在离边角处还有一小段距离的地方进行垂直分割,这样主模型和次选项之间的交界面就能实现平齐的对接。

978-7-111-57428-6-Part03-192.jpg

23-6

5)针对模型中所创建的每一个设计方案集,依次编辑其中的每一个方案,以按要求做出修改。

6)创建每一个设计方案的显示视图,在默认情况下,所有的项目视图都只显示主模型和主选项。如要查看次选项,就要创建显示相应方案的特定项目视图(即专用视图)。

7)在主模型和每一个设计方案之间进行切换,以推动设计进程。

8)如要在某个设计方案内添加详图构件或为图元加注,必须首先为该设计方案创建一个专用视图。

9)如果其中一个次选项成了首选项,就可以将其设定为本设计选项集内的首选项。

10)可以基于各设计方案创建明细表,以准确地反映和量化每一个方案。

11)一旦决定通过某一个设计方案,当该方案目前不是首选项时,则必须将其设定为首选项,然后该首选方案才会被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