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项目发展流程

5.1.4 项目发展流程

在尚未确定共同样板的基础上,可以使用示例样板。示例样板可以促进模型创建的速度,并为第1级构件提供相关数据库,所有的第1级构件都由基础材料组成,这些基础材料被普遍使用,且预先与概念相融合。同时,这些基础材料也被用于确定颜色、阴影与第1级构件的特点,最终无须研究衔接条件、颜色、材质、表面图案等要素也可以进行合理设计。

以BIM发展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为基础,关注对早期观念原则的探索和对设计决策的后续校对与管理,最终将促进BIM数据的有效使用与循环使用。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在决定建筑形式的初期,人们将直接致力于满足设计要求和提交成功的设计方案,而非陷入不必要的细枝末节。

随着设计的发展,细节的相关性渐渐增强。此时,我们会以恰当的方式采集和储存与所选构件相联系的数据,这些数据仅会被录入一次,最终使得标记、说明与明细表都与统一信息源相关。任何后续变化都会影响核心数据,同时不同观点和报告的协调性可以得到保证。经过了一系列的建模工作,模型形态将得到考察,模型得到发展,模型构件也将经过选择。为了更好地完善决策制定的过程,该工作流程会通过单一用户或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大量形体模型的小组来加快建模工作的进展。然而,最重要的是相关方法考虑到通过较低的硬件要求来完成更大量更稳定的建模方式,这将延缓模型与复杂策略分离的过程。

第1级图元(模型等级概念详见下节)用于识别图元自身的性质,以致构件不会出现在完成的模型中,这是因为之前已有假设,用户选定了图元类型而非默认类型。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选择这些填充空间的图元类型,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之后的设计中将其转换成制造商所指定的合适信息。

即使是最大的建模实践,单一、简单的样板都应为所有的项目类型而保留,准备好“族库”,通过项目具体目的和信息来补充基础样板。

例如,在投标阶段,某个团队可能会采用基础样板,同时对某一学校建立第1级模型。此时,他们可以载入单一的操作——把事先收集好的墙、楼板、屋顶构件和常规的门、窗、家具等载入到模型中。标准设定及日程表、图例说明和典型细节都可以略过。每个使用自己样板的专业团队都普遍采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