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假设
首先,“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资源配置、师资水平、学校声誉、生源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在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上更为突出,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有益学习和参与的支持性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和发展自己,使他们成为可能的“强意识”CT者。由此,笔者提出假设1:“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的CT能力随年级的递增而提高,且四年级学生的CT能力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
其次,学生的个人特点及背景特征会影响其在大学教育环境中有效的学习参与和投入。个人特点及背景特征涵盖的范围极其宽泛,本研究关注不同的性别身份是否影响学生大学教育期间的CT能力发展。由此,笔者提出假设2:“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的CT能力与其性别身份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