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执行:服务(Service)本质

(三)项目执行:服务(Service)本质

教学发展中心是一个学术性服务机构,其发展基因里一直带有较强的“服务意识”。高质量的服务是指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快速地响应需求并反馈。

教师教学发展项目的目的是改变教师原有的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密歇根大学教与学研究中心的经验表明:教学中心应主动寻求向教师提供服务的机会并对教师的需求做出回应[9]。教学发展中心不仅需要在服务内容的科学性上得到教师们的认可,更要从情感、心理上得到教师的认同与信任。

教师是教师教学发展项目服务的主体。教师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被理解,才有可能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学生[10]。密歇根大学教与学研究中心的朱尔平博士曾在教学发展人员胜任力提升(国际联合项目)2019研修班的演讲中介绍:“密大的服务性是要体现专业性的、高质量的服务……代表中心发出去的每一封邮件的措辞、语气等都会反复斟酌、反复修改、校对,注意每一个细节……”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创始主任高捷教授在中心创立之初就提出“亲和力是教学发展的生命线”。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在实施中,与教师直接接触的流程繁多,包括通知方式是否友好、资料的获取是否便捷、环境的布置是否配合内容展示的需求、教师的反馈能否被快速吸收并改进、所介绍的教学方法及策略是否基于参与者的知识背景、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否让教师以最低成本去尝试,这些细节最能展示中心在本质上是服务机构还是行政部门。

对于邀请来的主讲者,教学发展项目协调人需要帮他们快速了解学员的背景、偏好及相关疑惑的解答并充分尊重他们对于活动的一些想法。在内部,服务也是一种意识,不断调整优化流程,让每个参与的同事都能在最优的流程下工作。有4个标准可以来用判断服务的层级:服务的目标是否考虑了服务对象的背景及经历?服务流程、细节是否考虑了服务对象的便捷与效率?服务是否考虑了后续的可持续性?服务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