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积极吸纳不同参与主体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多个主体并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活动,因此不存在一个绝对的评价主体和一种万能的评价方式。第四代评价理论也提出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主张,即要为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机会以表达各自意见[17]。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教学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校友评价更是少见,但各主体在教学评价中均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根据康奈尔大学的教学评价经验,我国高校要积极吸纳同行、学生、校友、教师自身等参与到评价实践中,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实现评价主体的优势互补,使评价更为全面、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