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构建科学评估、协同优化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三)以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构建科学评估、协同优化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上述美国5所高校都设有由校长牵头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如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专项工作组、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常务委员会等。作为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不仅要协调和连贯通识教育课程与活动,也要对开设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帮助推进课程的设计与创新。机构定期评估通识教育的学习效果,综合考虑学生的选课偏好及成绩,负责寻找、分析和评议问题,面向全校师生公布评议结果,出台对通识教育发展具有指南针意义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进一步提出调整方案、调整课程、调整教师、调整教学方法的举措,征求专业意见和体验建议,积极寻求通识教育体系改进与完善。机构具有调动和整合全校资源的权利,可以根据现实需要直接邀请前沿人文、科技领域的专家开设相关课程,而不用受到烦琐的事务流程的制约,使得学生可以及时追寻前沿人文、科技的步伐,提升当前阶段的学习效果。

我国高校应该借鉴美国高校的这种做法,建立全校协同、科学评估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具体来说,要在学校层面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在教务部门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赋予其调动全校教学和课程资源的权力,疏通政策的执行渠道,并对方案的实施、课程效果定期组织评估,发布通识教育年度报告或周期报告。根据报告审查方案执行的成效,及时做出调整,形成科学评估、不断演进的通识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