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SF模式的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实施
2025年08月10日
二、基于DCSF模式的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实施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针对质量管理提出PDCA循环,后由爱德华·戴明采纳与推广,成为广泛应用的质量持续改进模型。PDCA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它将质量管理分为4个阶段,即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6]。在每一次循环中,它将成功的部分纳入流程进行巩固,不成功的地方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以此不断迭代、完善,从而有效保证质量的持续提升。基于PDCA循环,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项目在内容、结构、流程上不断迭代、优化,形成了教师教学发展项目设计与实施的DCSF模式。该模式的运行包括需求(Demand)、案例(Case)、服务(Service)及反馈(Feedback)4个环节。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于2011年4月,是学术性的服务机构。DCSF模式是教师教学发展项目“自下而上”从项目主题设计、项目内容展示、项目执行、项目优化4个方面所提炼出的指导方法。需求导向是教师教学发展项目设计的起点,案例路径和服务本质是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实施的过程保障,持续反馈促进项目质量的不断提升。DCSF模式可以为教师发展组织及实施人员了解项目实施与质量管理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