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大王郭金升
黄爱国
“拆弹专家”郭金升1951年10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曾先后排除定时炸弹1129枚,拆卸炸弹386枚,取出炸药27吨,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郭金升“特等功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回国后,他还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图为郭金升正在拆卸定时炸弹
1952年5月,郭金升获得的“特等功臣”称号证书
郭金升
1952年9月,铁道工程总队召开第一届庆功大会,特等功臣郭金升被推选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国庆3周年观礼,受到毛主席两次接见。
郭金升于1916年6月29日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小城子乡一个雇农的家庭里,无田无地,全家靠父亲给地主当长工勉强度日。
1946年,东北解放,郭金升怀着翻身的喜悦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林口县保安队当战士。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部。郭金升气愤于刚刚过上几天的好日子就被打碎,毅然转到安东铁路工程处,并经多次申请,他终于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的援朝职工,于1951年10月入朝,投入铁路线路的抢修和养护任务中。
1952年2月,敌人疯狂发动空中“绞杀战”,郭山到路下这段铁路处在多桥多水田地区,不易抢修,成了敌机轰炸的重点目标。
18日这天早晨,刚被敌机轰炸过的郭山车站笼罩在烟雾之中,陈指导员就带着队伍上了线路,只见两颗定时炸弹像恶狗一样躺在路基上,阻挡抢修。
就在人们不知如何下手的时候,郭金升气急地说:“活人还能让死东西治住吗?”他走出队列向陈指导员喊道:“报告,我去找绳子,咱们拉掉它!”
陈指导员点点头说:“好,你去吧,动作要快!”郭金升很快就找来起子、铁丝、绳子。他不慌不忙地走到定时炸弹跟前仔细端详,站在远处的同志们都为他捏着一把汗:“这恶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咬你一口!”
有人着急地催促:“老郭!赶快拴!”郭金升把铁丝穿上,用钳子拧紧,又拴好了绳子,喊道:“好啦!”人们呼啦一下就拥上来了,随着陈指导员的号子声一齐用力,嗨哟嗨哟就把定时弹拉离路基了。
把第二颗炸弹拉出坑后,陈指导员拍拍郭金升的肩膀说:“你非常勇敢,为全队树立了榜样,可这样干太不保险呀!”郭金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一天下班,郭金升看见从工地回来的同志都耷拉着头,陈指导员悲痛地告诉他:“我们的三班长老李今天因为拉定时炸弹牺牲了。”郭金升脑子里顿时嗡嗡直响,好像要炸裂开似的。当晚,郭金升睡不着了,听着屋外传来的定时炸弹爆炸声,他愤怒地想到,决不能让它再夺去同志们的生命,也决不能由它阻挡我们抢修线路!
天刚刚亮,郭金升便匆忙奔向旷野,不远的地方就有一颗定时炸弹躺在那儿。就在他快步向那颗定时炸弹走去的时候,背后响起了脚步声,郭金升扭头一看,是陈指导员赶过来了。
陈指导员叫住他:“你要做什么?”郭金升指着定时炸弹:“我要看看定时炸弹这东西究竟有多大能耐,想办法把它搞掉,不能让它威胁我们抢修!”陈指导员说:“可得小心哪!”
“我不怕死……”郭金升热血沸腾地说。
陈指导员却打断了他的话:“老郭,我们不能无谓地牺牲,而应该活着去战胜敌人,多活一分钟就可以为祖国和朝鲜人民多贡献一分力量!”陈指导员说到这里,看了郭金升一眼,又说道,“我们是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做斗争,不能光靠勇敢,还要……”看到陈指导员指了指脑袋,郭金升马上接过去说:“动脑筋!”
耳边回响着陈指导员“还得加上智慧、想出办法”的话,但一连十几天过去了,郭金升还没想到办法。他躺在炕上睡不着:“定时炸弹、定时炸弹,关键就在‘定时’。这‘时’到底是怎么‘定’的?”
“定时炸弹上有定时装置的机关。这个机关管着起爆时间,把它的“机关’去掉,它不就失去作用了吗?对,既然定时炸弹是人制造的,那人就一定能拆卸它!”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郭金升悟到了这个道理,他那种兴奋和激动之情很难用言语表达。天刚蒙蒙亮,他就往陈指导员住处跑去。陈指导员刚下夜班,正准备睡觉,见郭金升闯进来,又把脱了的棉袄披上。郭金升激动得前言不搭后语,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想法说完。陈指导员听得认真仔细,连连点头,最后说道:“你去试验是可以的,不过要多加小心,我再叫几个人一同去给你助助威。”
天色大亮,东方烧起一片火红色的霞光。陈指导员带着几个工人和郭金升一道来到轰炸现场。看陈指导员和工人找好了隐蔽地点,郭金升立正敬礼:“报告指导员,我可以去了吗?”指导员一步跨上前来,一只手紧紧握住郭金升的手,另一只手抱住郭金升不断拍着他的背:“祝你成功!”
郭金升向定时炸弹走去。他要揭开定时炸弹的老底儿!
蹲在小沟里的工友们胸口贴在地上,心脏跳动得似乎把地都打得咚咚响,他们连大气也不敢出,好像一出大气就会引爆定时炸弹似的。同时,大家又使劲伸长脖子,紧紧地盯着郭金升,只见他先是绕着定时炸弹转,后来弯下腰去摸,又忽然跑到一边。
原来,郭金升围着定时炸弹看了好几遭也没找到引爆的机关。他把弹体再通体上下摸了一遍,连鼻子尖都快挨着弹体了。噢,找到了,这里不是个接缝吗?难怪刚才看不出来,这条缝太细了。这条缝靠近定时炸弹的大头,活像一顶大帽子,不用说,这就是它的机关所在了。
郭金升一只脚踩在定时炸弹上,一只手去拧那顶“帽子”,拧了两下,拧不动。他直起腰来,擦了擦汗。“我就不相信拧不动这顶帽子,明明是后来戴上的嘛!”郭金升这样想着,伸手拿起带来的大锤,甩开两臂对准大“帽子”咔咔就是两下子,嘴里还念叨着:“今天非把你开膛破肚不可!”
帽子被敲松动了。他弯下腰去拧,但那帽子就像焊上去似的,他抬腿骑在定时炸弹上用力去拧,还是拧不动,他急得头上的汗珠子滚落下来。他直起腰来喘了口气,然后又用力去拧,不料用力过猛,那帽子呱唧响了一声。“嘿嘿,原来帽子上的螺丝是倒扣的啊。”这个秘密被发现后,他三两下就把那帽子拧下来了。
帽子里还有信管。郭金升把它拆下来,狠狠地骂了一句:“叫你凶,喂鱼去吧!”顺手就扔到旁边水塘里了。
接着,郭金升又去卸第二颗,没用几分钟就解决了。隐蔽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拥上来,把郭金升抱住,使劲高喊:“成功了!”“我们胜利了!”
陈指导员分开众人,又一次握住郭金升的手动情地说:“老郭,你开辟了破定时炸弹的道路!”就在大家高兴得欢蹦乱跳的时候,忽听到叭叭两声——原来是刚才被老郭扔到水塘里的两个信管爆炸了。一个小伙子大声喊道:“鱼、鱼,这么多的鱼!”大家跑过去一看,果然很多被炸死的鱼翻着白肚皮浮在水面上。陈指导员说:“来,咱们捞上鱼,今晚给老郭摆庆功宴!”
抗美援朝期间,郭金升根据逐渐掌握的经验,拆卸了大小、种类不同的定时炸弹50余种,共1346颗,又成功研究了用定时炸弹崩土的方法,为填筑弹坑、抢修路基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后来,郭金升在总队田志周政委的开导和支持下带起了徒弟,传授拆弹经验。这些徒弟被指派或抽调到工程总队其他分队和志愿军铁道兵部队,很多都成了“郭金升式”的拆弹英雄。
因为把队部驻地附近朝鲜老乡的苹果园里的异型定时炸弹拆除了,朝鲜老乡自发地竖立起一座纪念碑,并把附近的苹果园命名为“中国志愿军郭金升苹果园”。
1953年1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郭金升从朝鲜战场归国,赴西北参加宝成铁路建设,先后在铁道部第六工程局二处担任区工会干事、铁四局一处工会副主席等职务。1970年3月23日,郭金升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逝世。同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追认郭金升为革命烈士。他的骨灰被安放在陕西省西安市革命烈士陵园。
“拆弹专家”郭金升(前左)在现场为战友讲授拆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