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五甲”金刚钻
局营销部
南京江东路综合改造工程BT项目
自成功跻身“四特五甲”企业行列后,全局营销业绩连年攀升,完成企业新签合同额从2015年的746亿元猛增至2020年的2096亿元,呈现出跨越式增长的态势。
常言道:“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拥有高级别的企业资质,也就有了开拓市场的“金刚钻”。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下建筑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中铁四局坚持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切实抓好企业资质的换证和升级工作,于2011年取得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含铁道行业甲Ⅱ级设计资质),2015年取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含建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2017年同时取得公路和市政两个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含公路和市政两个行业设计甲级),2018年又取得了测绘甲级资质,从而成功跻身“四特五甲”企业行列。
中铁四局集团公司是取得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较早的单位之一,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招标门槛不断提高,倒逼企业加快资质升级步伐,并且必须拥有多项特级资质。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局领导层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和发展需求的全面分析和研判,充分认识到申报特级资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已取得的两项特级资质的基础上,确立了在2017年底前取得“四个特级”的奋斗目标。
为了统筹做好资质的换证和升级工作,局专门成立了特级资质申报、资质换证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场营销部。局将进军“四特”企业作为奋斗目标写入年度行政工作报告,局主要领导多次前往国家有关部委开展沟通工作;分管领导一方面率领小组成员积极做好与相关部委、有关协会具体负责人员的对接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调动各方资源,加强与相关设计院的联系,解决设计人员和业绩不足等问题;各业务部门及时沟通、分工协作、紧密配合,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制订解决方案。
在市政、公路特级资质的申报过程中,为了让申报资料精益求精,局副总经理耿锦常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核,从图纸中的每个标注到文案中的标点符号都认真仔细审查,确保了资料的完整、准确,纸质材料最终在两部委审查过程中均一次性通过。
在取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后,大家紧紧抓住换证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化特级资质标准的难得机遇,又马不停蹄地启动了市政与公路特级资质的申报工作,从制订分步实施的推进计划到明确重要节点的时间安排,从建立定期的工作例会制度到及时通报“升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再到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并对问题整改过程的闭环控制,真正做到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2016年11月下旬,在市政、公路特级资质申报的关键时期,具体负责组织申报材料工作的局营销部职工李兵的母亲病重住院,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为了不影响申报工作的时间节点,他怀着对母亲的愧疚,没有请假,坚持工作,加班加点。12月5日母亲去世,李兵只在家守孝3天,就忍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回到了工作岗位,最终把两个特级资质的申报材料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地递交到了住建部。
申报特级资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层级的联动配合,这既是对企业实力的考验,也是对团队配合的挑战。为了确保取得最后成功,局营销部制订了详细的“工作任务推进计划分工表”和“遗留问题整改达标清单”,按计划节点将每项具体工作分解到各个业务部门,明确责任人、验收标准和完成时间。
在市政特级资质的申报过程中,为了满足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对“业绩”录入的数量要求,局下达了录入项目清单和分工表,并明确每一个项目完成录入的时限。由各单位按省市区域分工,派专人全程跟踪录入过程,检查确认录入结果,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所需业绩的录入工作。
为了实现一次性通过审查的目标,局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申报过程进行系统谋划并周密部署。其间,领导小组加强与住建部、交通部公路局资质管理人员的沟通和联系,了解掌握资质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要求。在正式提交前,多次邀请参加过特级资质评审的专家进行复核把关,邀请多位专家针对设计单元内容进行模拟审核,按照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和完善,确保了申报材料在提交专家审查时获得一致通过。
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经开区特大桥,荣获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
商合杭高铁柘皋河特大桥架桥现场。旁边是已经开通的合福高铁
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条现代化的混凝土矿物、化学外加剂和复合掺合料制造生产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