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扬嘉许里的深深理解

褒扬嘉许里的深深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铁四局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改革,打造了更加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模式;以拓宽业务为重点,形成了“五大业务板块”的雏形,使产品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安全水平、质量水平。

当他得知这些年来,中铁四局累计获得32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39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生产经营实现了年“双超千亿”的历史跨越,并被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树为“标杆”企业时,欣喜地说:那是四局同志多年的努力结出的硕果,多年的奋斗铸就的辉煌!他高度评价中铁四局是一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打硬仗的队伍!

对这些,他理解深切、感触最深。他说正是铁四局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一直影响着他、教育着他、激励着他。

在焦枝铁路龙门隧道施工时,他任工程队技术员,四大队(段)负责隧道出口和横峒施工,三大队(段)负责进口和斜井施工。3000多米长的隧道,在毛主席指示的鼓舞下,加上当地民工的参战,不到7个月时间就贯通铺轨了。他深知群众参与的威力,更懂得创造这一成绩的艰苦卓绝。

1976年他当工程段段长时,下属工程队在济南西编组站位(里庄)北(园站)联络线上的一座长16米小桥的现浇梁施工中,拆模后在支座附近发现蜂窝麻面。有人说修补一下就可以了。他与技术室工程师商量,认为这不仅关系工程的寿命,而且关系施工单位的信誉,决定凿除混凝土重灌。老队长急哭了,不少同志也有意见。他顶住压力做工作,召开现场分析会,说服大家。用了3天时间凿除全部混凝土,重新灌了梁,从此工程四段再未出现过质量问题。他深知一个个优质工程奖项中都是不懈追求而付出的汗水和泪水。

1979年夏,四局党委研究安排第一工程处参加合肥枢纽建设,处党委决定由分管现场施工的蔡庆华带队伍上去。当时四处、机筑处共同参加合肥枢纽施工,局、处领导从合肥北边的双墩集到肥东县的撮镇桥头集,一路检查熟悉线路走向,一路办理重要桩点的交接。一处分配的区段最长,他主持选定了各段的驻地,组织处机关的建设。1980年初,当时全处近6000人,已有3000多人迅速集结到合肥枢纽各工点,临时工程和正式工程全面展开。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不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向处党委要求派政工领导干部来。他说,这里生产、现场我负责,队伍建设、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放松,同时也需要有个共同谋划商讨工作的同志。抓施工管理,他不忘政治工作,深知集体领导和加强组织建设的重要作用,深知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需要党政齐抓共管,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奋斗。

蔡庆华(前排右三)在中铁四局南京南站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蔡庆华(中)在中铁四局原总经理程聚生(左)、副总经理吴成福(右)等陪同下,检查渝怀铁路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