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报纸的发展与局党政领导的关心是分不开的。除了要牢牢把握办报大方向外,局领导对各个时期的报道重点也给予指示。为了改善办报条件,局给报社配备了采访车,给每个记者配备了照相机,并投资近40万元购置激光照排设备,使报纸印刷告别了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的新时代。

1995年,在软、硬件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报社开始每周出版三期报纸,报纸时效性大大提高,更好地发挥了作用。针对新变化,局给报社扩编了定员,机构也由原来的“三组”改为编辑部、记者部、群工部、广告经营部、总编办公室“四部一室”,工作人员从10余人扩编为20余人。报纸容量增加,信息量扩大,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较好地发挥了报纸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组织、鼓舞、激励、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报社将副刊从正报中剥离出来,扩充内容和版面,更名为《经纬》,向社会发行,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当时,《铁道建设》报印数10000份,《经纬》每期印数有几万份,最高时达到10万份。《经纬》对外发行,扩大了四局影响,提高了企业和报社的知名度,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随着报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铁道建设》报先后被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安徽省报业协会选为常务理事单位,被中国企业报协会选为副会长单位,是铁路记协理事单位,同时被评为全国“百优企业报”。编采人员和通讯员素质的提高,使报纸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在安徽省、铁路系统、企业报系统历届好新闻评选中,先后有500余件作品获奖。

2020年上半年,因企业改革,《铁道建设》报社改制成为文化传媒中心,原报社所有职能被承袭下来,办报风格向媒体融合、图片和深度报道方向转型。在纸媒式微的背景下,《铁道建设》报显出勃勃生机,正以新的面貌在“立足企业、服务员工”的道路上向未来奔去。

2020年5月,《铁道建设》报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右三为张宝生总编

2020年5月,《铁道建设》报融媒体工作人员合影,右六为许国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