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录菊的委内瑞拉情怀
江龙余
2004年的一天,牛录菊第一次踏上了委内瑞拉的土地。
走出机舱,加勒比海岸的阳光就穿透海风,热情而炽热地扑打在他白净的脸上。
10年过去,牛录菊走过的足迹铺成了铁轨,穿行在委内瑞拉的山川、河流、草原、湖泊中,一直伸向远方。
牛录菊是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2004年,中铁四局中标委内瑞拉中西部铁路修复工程,刚刚经历国内株(洲)六(盘水)复线铁路会战的洗礼、获得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的牛录菊,作为一名铁路行业的高级技工,手上拎着一包衣服,肩上扛着沉甸甸的使命,就被派到了这片南美大陆参加工程建设。
一个初来乍到的黄皮肤外国人,站在一群黝黑的委内瑞拉“老乡”中,犹如一棵白嫩的豆芽菜,常常引起或善意或不那么善意的逗乐,但小牛从不恼。彼时的委内瑞拉,铁路发展和我们国内相比,技术差了老大一截。唯一运行的中西部铁路年久失修,近乎停滞。像牛录菊这样的中铁四局人为了使这条铁路恢复运行,带来了当时国内甚至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此后的一段日子,牛录菊几乎每天站在铁路的路基上,大声地喊着号子,指挥几十名委籍劳工拨弄着长长的铁轨。为了早日摸透无缝钢轨等技术操作流程,牛录菊与来自本单位的兄弟姐妹们扎在工地,10年间先后完成了动车组试验线、亚阿线、亚巴线和亚圣线的施工。他们拿出的“漂亮活”常常引来委方赞叹。
在铁路建设这个行当里,线路工每天在路基上与几百斤重的钢轨打交道,的确是一个苦差事。对于委籍劳工的辛苦,牛录菊看在眼里也疼在心上。为了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牛录菊加大自己的劳动量,每天起早贪黑多走路,多看现场,对设计精益求精,把工序衔接和劳动力配备安排得井井有条,最终“准”而“精”地高效率完成了拨轨。
10年,光阴荏苒,加勒比的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泻着它的热力。白天,钢轨就像是刚出炉的炭条,热浪滚滚烘烤着他们,汗珠子落在钢轨上转眼就被蒸发得无影无踪,撬棍拿在手中像烧火棍一样烫手,大热的天还不得不戴上厚厚的手套。
牛录菊和委内瑞拉铁路局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
朱录菊与同事在工地午餐
10年,牛录菊记录了22本施工日志,穿坏了30多双工作鞋。他和他的中国同行带领委籍劳工抬道、拨道、换枕、换轨、铺设道岔、焊轨,不仅完成了筑路任务,还培养出一大批熟练的铁路施工作业工人。牛录菊被“烤”黑了,黑得与委籍工人站在一起已经分不出来彼此了。他的线路技术也更加娴熟,说是“炉火纯青”那是没有一点溢美和夸张。这不,经过专业技术综合考核,他顺利地晋升为线路方面的高级技师。
10年,牛录菊还练就了一口熟练的西班牙语,从一名中国线路工变成了施工现场的“西语通”,带出了数十位懂线路的“洋”徒弟,他自己也走向了项目的管理岗位。在这个国情迥异的国家,要想干好活,首先得说好话。只有沟通无障碍,说话、书写所表达的意思才能准确、完整。为了能“达意”,牛录菊毫不拘束,大胆张口与人交流。而常年的现场工作环境锻造了他粗犷豪放的性格,以至于在毫无察觉的状态里他每天对着众多委籍员工“大呼小叫”,加上他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很快就熟练地与业主和监理对答如流了。说起这个话题还有一个小“花边”:牛录菊所住的宿舍就是一个小“会客厅”,桌子上常常摆着啤酒,委籍员工和古巴监理都喜欢到他这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天南地北地谈笑风生,所以也有人把这里当成一个小小的酒吧。他们不无调侃地说,要想说好西班牙语,就要从这里开始。正是在这调侃的轻松氛围中,大家不仅有语言上的学习交流,还让感情得以融合和深化。2012年,当牛录菊升任中铁四局委内瑞拉杜伊谷农业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时,他就把这个“酒吧”带到了杜伊谷。委内瑞拉农业部的监理托米每周末都要到“酒吧”来,端来食堂里炒的几个小菜,加上一瓶威士忌,手舞足蹈地跳起南美舞蹈。当项目完工分别时,托米对牛录菊说:“牛,你走了,我们的‘酒吧’没了,我们会想你的。”
委籍工友喜欢这个渐行渐黑的“牛”,不仅他的肤色日益本地化了,他那份敬业和专业的工作态度也感动着大家。凭借良好的语言交流条件、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牛录菊实现了向管理者“白领”角色的转型,并把这些优势带到了新的工作岗位。2012年杜伊谷农业开发项目刚开工时,为了节约成本,牛录菊从在委的一家中资企业调来了一台大型挖机。谁知在运输的过程中车辆出了问题,当时已经是深夜了,由于当地治安形势不好,司机和负责押运的委籍员工将车停在路边,两人就搭车到城里休息了。牛录菊却没有走,而是冒着危险在车上度过了漫漫长夜,直到天亮救援车辆到达并将机械安全运到工地。
大型钢构厂房开建,牛录菊和施工队都没有类似的施工经验,他就和技术人员一起到附近的海尔施工现场去学习。到了大型钢结构梁的吊装和安装阶段,锚栓的定位测量是关键。杜伊谷乳品厂和挤奶场钢构厂房共计1780个预埋锚栓,每一个锚栓他都要多次测量复核,最终无一返工。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项目经理部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2013年5月,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到委内瑞拉访问,专门来到建设工地视察。
2014年3月,在项目投产仪式上,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称赞该项目“为中委两国友好合作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圆满完成杜伊谷农业开发项目后,牛录菊又回到中西部铁路修复项目担任项目经理。再见时,委籍“老乡”们不再笑话他的白嫩,当初的“小牛”已经完全成熟,变成了更加忠诚坚韧的“老牛”。也就在这一年,“老牛”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获得了“中铁四局集团先进生产者”光荣称号。
虽说头上有了一道荣誉的光环,但牛录菊依然故我,犹如老骥伏枥,在遥远的南美续写着新的故事。
牛录菊(戴蓝帽者)与委内瑞拉劳务人员在一起
牛录菊与委内瑞拉铁路局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