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义配茶壶盖

刘德义配茶壶盖

宣文

刘德义证件照

提起刘德义,熟悉他的四局人,对他身上的正气钦佩不已。

20世纪80年代初,局《铁道建设》报社记者吴耀彬随局党委书记刘德义去景德镇出差,一件小事至今萦绕在他的心头。

在景德镇调研的几天,每天晚饭后,刘德义便邀吴耀彬一道,去逛逛附近的瓷器商店。他带着吴耀彬到瓷器商业街,逢店必进。但每次进店都仅仅是将店铺扫视一番,不问价钱便掉头离开,不像是买货,更不像是欣赏。逛的店多了,吴耀彬觉得好奇,便问刘书记要买什么样的瓷器。但刘德义只顾一家店接着一家店看,并不作答。

不知进了多少店,刘德义终于出声问店家:“你们这儿有没有单卖茶壶盖子的?”说话间,他从随身携带的布兜子里掏出一个彩釉斑驳的茶壶,似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临走老伴交代我给这个茶壶配个盖子,你们这里的店都只卖茶壶,没有单卖茶壶盖子的。”

店家看看这位像大领导模样的老者,甚觉“同情”,转身从后面的库房里找到了刘书记要配的壶盖,还补充说:“这个壶盖是不要钱的。”

刘德义一辈子都非常节俭。他要配的茶壶盖子,并不是什么珍贵的盖子,就是一个北方常用的圆筒形茶壶的盖子。盖子上那个枣核形的提手断了。按现在的做法,用万能胶粘一下就行了。年轻人可能就扔了换新的。刘书记舍不得,揣着破茶壶,走遍景德镇去寻找盖子。

刘德义1978年6月至1982年12月任铁四局党委书记。他注重党组织整顿工作,主持对全局党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从1978年起,有一段时期,铁四局组织各单位每半年对党支部班子进行一次分析,对后进党支部,一旦发现问题即采取措施进行整顿。1978年至1979年,局党委采取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对处、段两级党委班子进行了整顿。1981年,在处级党委班子中开展了肃清“左”的思想影响活动。

刘德义的一位孙辈住在中铁四局大院北区,由于大院拆迁,她在外租房居住。大院里没几位知道她是刘德义的亲属,她在物业公司从事普通的工作,月收入三四千元。刘德义的一个孩子从建筑公司普通岗位上退休,同样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父亲曾经是四局的主要领导。

刘德义,男,汉族,1920年11月出生,山东省掖县人,曾用名王义生、王磊,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刘德义1936年在山东青岛自行车零件厂当学徒;1938年,经人介绍参加披县抗日第三支队;1938年10月至12月,在胶东公学学习;之后相继担任掖县抗日青年救国会任区主任、掖县县委组织部干事、掖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北掖县县委民运部部长。1941年起,先后担任山东北掖县委书记、平北县委书记、苏南镇江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曾在胶东区委整风班参加整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德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苏联大使馆一等秘书,还先后担任川东涪陵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副书记,中国建设部直属工程公司副经理,北京市建筑工程局党委副书记,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书记兼经理,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经理,北京市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北京市地下铁道建设筹建处主任党组书记,北京市地下铁道工程局代书记兼政委。

1961年,刘德义调至铁路建设单位工作,先后担任华北铁路工程局党委副书记兼副政委,第四铁路工程局党委副书记兼政委,“五七”干校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第四工程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等职。经过刘德义沟通协调,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为铁四局文化宫题写了“铁四局工人文化宫”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1982年,刘德义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二大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会后患病,未出席正式会议,1983年1月离休,1988年1月病逝。万里、方毅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1982年11月,原铁道部部长刘建章(左一)在铁四局党委书记刘德义(左二)、代局长陈如品(右一)、政治部副主任黄孝陵等局领导的陪同下视察皖赣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