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焦点访谈”
张存孝
中铁四局承建的昆山钞票纸厂主厂房,建筑面积达43736平方米,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1995年9月25日,局长张玉琨带队赴昆山调研三处建筑工程公司。汇报会上,该公司经理汪保华向前来取经的局、处党政领导们介绍本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抢占制高点、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就在汪保华介绍结束起身要走下讲台时,坐在会场第一排的副局长李中庸突然举起右手说:“请汪经理留步。刚才全是你在讲,现在我俩来个‘焦点访谈’。我向你提出几个问题,请你实话实说,行不行?”50多名局、处领导的目光顿时齐刷刷地投向主席台,具有新闻敏感性的局报社、电视台记者和宣传部的人纷纷拿起摄像机、照相机或采访簿凑近了他们两个人。
汪保华一看是副局长,心里不免有点紧张,但表面还是比较镇定:“可以。”李中庸伸出食指:“第一个问题,去年你们公司百十号人完成产值1200万,上缴利润140万,处里给了你多少奖金?”汪保华的脸有些红了:“处里只给了我80块钱的奖金。今年要是完成利润160万,大概我可以得到600块钱。”坐在台下的三处处长张学土站起来要做解释,李中庸摆摆手制止他:“我只让汪保华一个人回答。”他接着问道:“如果再超额完成呢?”汪保华说:“如果再超额完成100万元的产值,大概能拿到1.3万元。”李中庸紧追不舍:“完不成怎么办?”汪保华也毫不回避:“就地免职,这是与处里签订的合同里明确了的!”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还可能是降级使用。”
听到身边有人在议论,李中庸用眼睛扫了一下,接着问:“第二个问题,你在这里招聘的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处里知不知道?经过他们同意没有?怎么给这些人开工资?”汪保华没想到这第二个问题里面竟包含了三项内容。他有条有理地坦诚相告:“公司用人肯定是要上报处里的,处里一部分同意,一部分不同意,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德才兼备而处里却不同意,那我们也大胆使用。不瞒各位领导,对处里同意的人,我们按工资表开工资;对处里不同意的人,由我们公司财务从民工费里支出。”听了如此回答,李中庸马上想到了另外的问题,就一一追问。汪保华也顾不上端起讲台上的茶杯润润嗓子,一个接一个地予以解答。
“最后一个问题。”李中庸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脸上也不像最初那么严肃了,“你们用什么秘诀打开了当地的建筑市场?给我们来取经的人透露一下子嘛!”直到这时,会场上的气氛才显得轻松了一些,汪保华却把身子正了正,然后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人靠不良手段进行攻关,我们不这样干。我们靠的是四局队伍铁的纪律,领导和党员的先锋作用,还有广大职工顽强的毅力、吃苦的精神以及无私的奉献。”听到汪保华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全场响起一片有力而响亮的掌声。
昆山钞票纸厂设备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