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国外大学讲台
胡效民
作者在委内瑞拉孔子学院的讲台上演讲
如果有一天,有人突然请你去国外的大学向学生们介绍一下你的工作和所在的企业,尤其是你从事的行业或许就是中国某个行业的优秀代表,你有勇气和信心吗?
2017年3月,委内瑞拉孔子学院就有这么一个机会和考验“从天而降”。
2016年12月,中国与委内瑞拉在玻利瓦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开班后受到委国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学生人数激增,出现师资力量不足这一“幸福烦恼”。国家开发银行驻委内瑞拉代表处倡导发起“我是孔院人”志愿者活动,号召驻委中资企业人员走进课堂担当助教。孔子学院邀请我作为铁路建设者的代表,向委国的大学生讲述中国铁路的发展。
接到这一邀请其实就是接下一个任务,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代表中国最高端的铁路行业在拉美介绍成功经验,这对中国铁路和四局形象来说都是一次绝好的展示。紧张的是我能否把握这个机会,成功完成这个宣传任务、这个极大的挑战,而且我仅仅是一名文职人员,并不是铁路技术专家,我能行吗?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还是进行了冷静的分析。我不是专家,并且存在一定语言障碍,但在近些年企业一直开展的道德讲堂等活动中,还是积累了一定的演讲经验,尤其是我爱好摄影拍摄,收集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大量照片和影像资料,对于中国铁路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照片和影像能最直观地体现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和成果,并非一定要铁路专家才能解释清楚,这恰恰是我能够提供给外国学生的最好“食粮”。
经过细致的备课,2017年3月18日,我和同事们作为志愿者来到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大学孔子学院参加“我是孔院人”系列活动,作了《中国铁路》主题演讲。
演讲中,我结合大量图片,叙述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中国铁路发展的重要阶段。随后从机车、车身、钢轨、道床、速度、乘客和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了中国铁路的变迁和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国铁路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后取得的飞速进步,展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幅幅图像带给学生们的仅仅是视觉冲击,要产生共鸣一定需要内心的力量。能够有勇气走向这个讲台,其实我的信心来自于我的工作经历。我曾经参加过我国第一条高铁试验工程秦沈客专线、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标志性工程浙赣铁路电改、武广高铁、兰新高铁等项目建设,经历了普通铁路、铁路大提速到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在这些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从一名普通工人锻炼成长为一名管理干部,无论在哪一个岗位,我始终坚持在施工一线,拍摄了大量图片。当我把这些新鲜写实的照片及照片背后的故事一一展现时,演讲数次被学生们雷鸣般的掌声打断。
四局发展的历程,也是员工丰富自己、逐渐成长的过程,这些工作经历才是我真正自信的源头。
在委国学生惊叹的目光中,我从一名建设者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阶段、高速铁路的特征和主要特点,并以铁路桥梁施工为例,全面介绍了高铁桥梁的生产工序,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制生产的世界首台大断面马蹄形盾构机和铺轨机等高端设备。
讲座中,学生们观看了我在武广高铁开通时保存下来的视频,当他们看到列车时速表显示为“394km/h”时,整个会场发出一片惊叹声,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我也动情地告诉委国学生,虽然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充满了荆棘,但是中国人追求高铁的梦想始终没有改变,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大家一直在努力。学生们纷纷为中国铁路点赞,对中国的向往和学习汉语的热情更加高涨。
我完成了对铁路的介绍,其他中资企业还会有人继续向他们介绍各自的行业。中国铁路留给委国大学生的是惊叹和羡慕。如果没有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没有中铁四局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铁路及高铁建设的经验以及快速走向海外发展的平台,就不会有这个主题演讲。通过这次活动,我再次回味了自己在企业的成长历程,充分体会到,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能将自己在工作中努力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反哺企业,反哺国家,我从内心感到无上幸福、无上荣光!
作者在委内瑞拉孔子学院的讲台上与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