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年09月11日
一
饭菜票用白纸印制的最常见,也是留存在我手里最多的。饭票有一斤、半斤、四两和一两的,菜票有五角、二角、一角和五分、二分的,不一而足,其中“大沙线指挥部食堂”的那几张,让我想起1987年秋天的那次采访。那时我担任记者工作第一次到工地,人生地不熟,按照报社的一位驻处记者的指点,我下了轮船,向司机说了一声到“五处”,就搭上一辆有遮阳篷的电动三轮车嘣嘣嘣地走了。经过三四十分钟的颠簸,随着司机的一声“到了”,我撩开布帘下了车,但见眼前并不是小山包(同事说“五处就建在一个小山包上”),而是夕阳照射下波光粼粼、桥墩高耸的长江。走进一个由铁丝网围起的小院子一问,才知这里是“大桥局五处”,而不是“铁四局五处”。
沿线采访起于九江市的沙河街。一路往西行,碰巧了可以坐一段拉水泥、钢材的大卡车,而更多的是徒步走;有时顺着基本成型的路基走,有时则要在乡村间或山沟里绕行。等我从湖北的阳新湖大桥工地往回返时,正好赶上新运处一趟卸了钢轨和枕木的平板车。因为是刚铺下的轨道,蒸汽机车牵引着六七节平板车行进,速度比骑自行车快不了多少。那天刮着大风,我们是顶风而行,蒸汽机车冒出的浓烟一直笼罩着我,躲都躲不开。等夜里11点多到达沙河街时,前来迎接的五公司宣传部同行几乎认不出我了——因为除了眼白,我整个脸面全被熏得黢黑,鼻子、耳朵里都灌进了煤灰。初次采访让我深切地感受了新线铁路建设的艰苦,更体验到铁路职工甘愿“为祖国地图上增添更多红线”的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