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南京中山门让我难忘
人生如旅,岁月如歌。虽历经百转千回,25年前的那事却愈加清晰明亮,温暖我心。
1996年初,沪宁高速公路南京中山门连接线项目邀请铁四局、南京天盛、铁十四局三家单位参加招标,在处机关从事经营预算的沈兵,被抽去参加编标投标工作。当时,多数施工企业嗷嗷待哺,标段控制工程要下穿有600多年历史的南京中山门明城墙,还要求当年10月1日通车,大家心里既没有底能中标,也为能否顺利完成工程任务而捏把汗。沈兵和团队同事们苦战三天三夜,反复推演,就低费率报价策略达成一致,在业主单位原先都认为铁十四局中标的情况下,铁四局出奇制胜,最终以16.18%的综合费率报价无可逆转地战胜了对手,一举突破了铁四局在南京逢铁十四局必败的营销魔咒。
随后沈兵被调到南京中山门隧道项目二处指挥部负责工经管理。既然干,就要干好,沈兵本着学习的态度,积极参加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和处指挥部举办的各种技术方案论证会、调度会、专家评审会、施工工艺交底会,了解、理解、掌握隧道下穿施工过程中的长管棚预注浆支托施工、顶设导坑环形开挖、新奥法、矿山法等施工工艺、工法,为计量组价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全新工艺,他主动邀请业主、审计单位和南京造价处到施工现场测定额、出方案、定单价,使项目采取新工艺工法施工的计价资料有支撑、有依据。
项目部请来社会知名专家论证决策中山门隧道项目方案,不仅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了施工方案,而且对实施方案的工程数量请专家进行了签字确认。此举开创了二处(公司)项目变更的新局面。1996年9月15日,南京中山门隧道提前16天顺利通车,经济效益也喜获丰收。项目决算3068万元,实现盈利。
在实践中努力学习,为以后的职业生涯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变更索赔和二次经营经验。2002年,沈兵到公司施工的南京集庆门隧道检查工作时,对项目草拟的施工合同进行指导把关。根据南京中山门隧道项目的经验积累,他提出了甲供料混凝土不含外加剂费用,如果要添加外加剂,其费用另行计算的建议。由于该建议符合南京行情,有理有据,得到业主认可,仅此一项就增收178万元。
南京中山门隧道项目最终决算价3068万元,与沈兵此后经手的中标和决算项目相比,可以说是小试牛刀。南京中山门隧道项目工期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但是他在这个项目上,全过程践行“一次经营”选好标、“二次经营”抓效益、“三次经营”保收入、“四次经营”促滚动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他不服输的执着的工作风格,夯实了工作基础,提高了专业能力,升华了人生境界,成为他职业生涯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