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澎湃的青春岁月
李建平
1987年10月30日—11月1日,五处团委组织优秀团员、先进青年开展了主题为“观大沙壮我豪情,展未来称雄华东”的“百名青年步行大沙”活动。图为团员青年在陈家冲隧道进口合影
1983年初,五处修配厂党委书记李有科找我谈话,因原厂团委书记调走,厂党委决定,把我从财务室调任厂团委书记工作岗位。这是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考验,我暗暗下决心要把这项光荣的任务担起来,干好它。
1984年,五处作为全局推行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厂长负责制改革试点单位,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1985年3月12日,五处团委书记李军平约我到五处机关谈话,说组织准备调我到处团委工作,让我提前做好准备,接到通知后尽快到位。4月1日,我到处团委报到,随后处团委书记参加脱产学习,我独立负责起了全处的共青团工作,1986年5月5日,我被任命为处团委副书记,全面主持五处团委工作。
当时,正值大沙线铁路建设全面展开,青年职工思想异常活跃,新老管理人员之间观念存在冲突,处党委要求团委尽快围绕实际,把青年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发展大局上来。
面对新的工作要求,虽压力巨大,但没有时间观望,我与处团委同事路军和凌建中迅速组织各段团委书记制订方案,深入工班与青年职工同吃同住,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了解青年们的追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987年10月,大沙线全线铺轨完成,五处完成生产任务在全局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全处24个突击队和78名青年分别荣获省(部)、局、处“新长征突击队”和“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09名青年荣获“铁路青年‘七五’立功奖章”。
10月30日,处党政主要领导签发调度通知,在大沙铁路线开展“观大沙壮我豪情,展未来称雄华东”步行活动。五处团委组织的“百名青年步行大沙”活动出发仪式,在江西省九江县沙河街站场举行。五处党委书记杨月亭、工会主席张东乙在出发仪式上充分肯定了处团委工作,要求各位先进青年代表通过活动重温战斗激情,继续保持革命热情,为实现五处跨越发展再做贡献。
大沙线自湖北大冶至江西九江(沙河街),经阳新、瑞昌等地,全长128公里。我们从五处机关所在地九江县沙河街站出发,沿铁路线步行,跨桥梁过隧道,还要参观青年工程,请先进青年介绍经验,活动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感到责任重大。
沙河街站是大沙线铺轨的起点,也是当年新运处与五处合作建立的轨排场,还是荣获全路先进团支部称号的三段二队团支部、出席局教育先代会的三段三队“青年智力开发业余学校”所在地。新运处铺架段团委书记张海南带领团员青年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三段团委书记周忠云率先高举着“观大沙壮我豪情,展未来称雄华东”的旗帜,百名青年沿着当年自己战斗过的铁路线前行,每到一个停留点,都有青年朋友讲述施工中的动人故事,评论施工质量,品尝胜利果实。
我们第一站来到的是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登山英雄刘存生所在的三段修配所。1985年5月,刘存生参加中日联合首次攀登纳木那尼峰主峰活动,因营救日本队员脱险而立功,受到了日本首相的接见。
五处团委表彰“七五”立功奖章获得者,大会后获奖者与处党委书记杨月亭、工会主席张东乙等领导合影
当我们远远地看到两座山头上修配厂排列有序的厂房时,修配厂团委书记郑昶快步走在队伍前面,向大家讲起厂里“五小”活动和岗位练兵,多项成果在单位得到应用和推广,王子玉、孙建华、张广智、宋维亚、单其康和徐宝菊脱颖而出,成为五处技术青年典范。
紧接着进入了瑞昌市地界,这里有五处最大的预制场,聚集二段的大部分女职工,青年女工预制班、女车手运输班在全处都很有名气,吸引了很多男青年前来聚集,谈论着她们的浪漫故事。
到达二段段部,大老远就看到了段长程聚生,他一口地道的河南乡音,博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在会议室里,听取了二段职工抢修车站铺轨、战土方大拉槽的动人故事和全面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情况介绍。
走出段部,天下起了毛毛雨,但始终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我们顺着线路穿过几个大拉槽,到了二段二队,二段团委书记赵博恒和队领导、厨师为我们送上热气腾腾的河南胡辣汤,他们的体贴和细心令人称赞。
下了一阵蒙蒙的细雨,顺道钢轨前行的方向,绵延的山脉笼罩在一层薄雾之间,滚滚白雾从山底向上腾起,山间云雾缭绕,前面就要到隧道群了。与二段相连的是一段工地,一段主要负责大沙线上隧道施工任务。一段三队队长、五处十大标兵之一毛晨阳,是全处最年轻的队长,他带领着青年技术人员在枫林隧道引进和应用X光面爆破和新奥法隧道施工,隧道施工新技术在全局有一定的影响。局优秀青年突击手董进班长,率先学习立爪式装载机施工应用,带领青年在隧道施工中承担起全部隧道装砟任务,极大地改善了施工环境,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被局团委评为青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孙羹尧处长专门从机关打电话到一段询问步行进展情况,叮嘱雨季要注意安全,并安排轨道车在队伍后面跟随前行,全面为步行活动做好后勤保障。
到达西河村站,一段团委书记郑志山介绍了青工“提高素质、集中管理、人文关怀”的政治辅导管理经验。我们在木港镇一段段部稍作休息,听取了一段一队女工班班长陈爱萍是如何通过管理和关爱两个方面的工作荣获局“优秀青年班组(长)”称号的经验介绍。
穿过了全长1417米的陈家冲隧道,眼前豁然开朗,到了四段管段。蒙蒙细雨依旧在下,我们远远地看到了大沙线最长的特大桥——全长3238.4米的阳新湖特大桥。四段一队队长朱瑶宏负责特大桥的施工任务,在大桥工地多次协助处团委承办了全局的青工起重工比武,涌现出了方小兔、张复武、张锡君等一大批局级青工技术比武冠军,激发了全局青年职工学习起重技术的热情,树立起导师带徒、传帮带的先进典型。
1987年10月30日—11月1日,五处团委组织优秀团员、先进青年开展了主题为“观大沙壮我豪情,展未来称雄华东”的“百名青年步行大沙”活动。图为参加活动的青年朋友步行在大沙铁路线的沙河街站到瑞昌站
蒙蒙细雨笼罩中的阳新湖特大桥,犹如仙境。四段党委书记马永法在桥头站立迎接我们,他顶风冒雨边走边讲述桥梁施工的精彩片段。四段团委书记陈梅玲自豪地介绍了四段连续几届夺得全局青工技术比武状元的故事。很快来到了由四段青年突击队队长翁赋勇组织建造的湖北省阳新县商业局汽车队立交桥,这一施工项目因地质差、周边环境复杂而备受人们关注。
1988年7月17日至19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共青团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第五工程处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与局团委书记王宝海、五处处长孙羹尧、党委书记杨月亭、工会主席张东乙、政治部副主任杜占元、纪委书记吴荣昌等领导合影
过了桥,雨越下越大,我们快步抵达活动的终点位于阳新的四段段部。会议室里摆满了红红的火炉,桌子上摆满了姜汤,疲惫和寒冷瞬间都散尽了,段长和书记分别致欢迎词,并安排我们在食堂吃了热乎乎的晚餐。
步行活动已经过去30多年了,随着我国铁路技术不断的升级和发展,2005年武九铁路复线建成通车,随后还进入了高铁时代。但是,曾参与步行大沙活动的青年朋友,每当提起步行活动仍有说不完的话题,希望有机会大家再走大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