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对联趣谈
爱国
2004年5月,参建员工谭小兵在南山口青藏铁路新起点留影工地彩门
青藏铁路是一条特殊的铁路,不仅是国家的政治线、经济线、民族团结线,还是各施工单位展示综合实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世人所瞩目。在这里,营造一种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把中铁四局的企业精神发扬光大,不仅鼓舞激励参建将士的士气和斗志,而且将更有力地扩大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中铁四局青藏工指指挥长张河川和党工委书记于耀辉为此颇下了一番功夫。
中铁四局承建了青藏铁路格拉段109公里的施工任务,特别是第十五标,地处海拔4700多米的唐古拉雁石坪地区,高寒、缺氧、低气压,下个面条都要用高压锅。然而,越是艰苦,越是激发了筑路人的乐观、开朗、自信,在工地门楼、驻地大门、围墙上,他们用对联充分表达了内心的情怀。
开工不久后,一副副具有青藏特色的对联呈现在工地的各处彩门上:
“战严寒抗缺氧,身处雪域高原无花无草无怨悔;顶烈日迎风沙,为建青藏铁路有苦有乐有豪情”;
“白天劳累扯块白云擦把汗 爽;夜晚孤寂摘颗星星点盏灯 酷”……
这类对联不仅深受职工喜爱,也受到前来检查工作的时任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和总公司党委书记石大华的好评,并被《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各大媒体刊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青藏线大干场景时,特意将其中一副对联用作导语。央视在引用时,把“有苦有乐”改为“有苦有累”,这一改,楹联更对仗工整了。
中央电视台和铁道部合办的《高原彩虹》大型文艺晚会,其中一个小品完整地借用了以上两副对联。职工们为之自豪和骄傲,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后方亲人。
在建设青藏铁路的日子里,能坚守的人就是英雄,何况还要从事高强度的劳动。
2001年11月14日下午,新疆与青海交界处发生8.1级地震,格尔木震感强烈。中铁四局青藏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当晚10时许,于耀辉正在格尔木安排人员搭防震帐篷,突然得到当晚可能还有余震的消息。他立刻叫上司机,直奔90公里外的施工现场。公路上亮着一串串汽车灯光,从山上下来的车一辆接一辆,唯独他们的车逆行而上。司机有些犹豫,建议道:“书记,咱们也别上了,万一赶上地震,怕会撞车翻车啊。”于耀辉轻松地说道:“没事,那么多职工在工地,他们的命也是命,我们怕什么呢?”当夜,于耀辉挨个工地检查防震抗震措施,看望慰问员工。每到一个工地分部,职工都感动不已。在第七项目分部门外他听到有人发牢骚:“地震了,我们就像没娘的孩子,没人管了。”于耀辉接过话茬:“谁说没人管了?”经理一见他,马上喊道:“弟兄们,俺娘来了!”说着就紧紧地和于耀辉拥抱在一起。
这些感受也以对联的形式展示出来:
“高寒缺氧,餐风饮露辛苦为谁?为彩虹飞架青藏;沙大风狂,披星戴月幸福何在?在西部经济腾飞”“脚踏世界屋脊举手轻松摘星月,心系雪域高原挥臂奋力牵巨龙”等一大批只有亲自经历过高原生活才能写出的标语对联出现在工地上,形成了青藏线上让中铁四局职工骄傲的人文风景线。
中铁四局一公司青藏经理部制作安装在109国道(青藏公路)边的工地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