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先锋胡开颜

架桥先锋胡开颜

舒郁仁 李茂 江龙余

全国劳模胡开颜

1964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的胡开颜,1983年底在铁四局五处参加新线铁路建设。施工中他爱上了起重作业。他转战大江南北10余个工程项目,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桥梁架设指挥员。20余年来他操作、指挥架设各种桥梁逾千片,并且确保了安全、优质、高效,先后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全国知识型员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9年,胡开颜被选为时任九江市市长曾庆红高技能人才的联系人,为江西的发展建言献策。2010年胡开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胡开颜与超重技术的缘分从1983年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就结下了。那一天,队长安排他干起重活,干着干着他就迷上了这门技术。他在日记里写道:“当工人不但要勤于动手,而且要勤于动脑。”

起重施工的基本技能是上吊钩、钢丝绳打结、打大绳扣。为了尽快学会这些技能,胡开颜就在宿舍里扯上吊钩绳子,和自己较劲地练。正是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在众多起重工中脱颖而出。1995年,他被五处选为代表参加全局万人技术大比武,取得起重工专业第一名,同年获得“京九铁路建设先进个人”和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的“火车头奖章”,还十分荣幸地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亲切接见。1996年,他代表铁四局参加铁道部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基建系统架子起重工第八名,被授予“铁道部青年技术能手”称号。

随后,胡开颜被中铁四局五公司树立为专业人才,并选送到华东交通大学脱产学习深造。课堂上,胡开颜刻苦学习,掌握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理论力学等知识;课余时间,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泡在图书馆里查找资料,一页一页地做记录,写满了10多册记录本,为他日后从事心爱的架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7月,在太行山上施工的中铁四局五公司所属焦晋经理部电话告急:经理部管段全线5座桥,最高桥墩54米,梁壁都不一样,给架梁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请求公司速派起重技能人才来现场增援。公司分管领导当即就想到了胡开颜。当时,公司刚刚购置了一台新型的DJ50-160型步履式单导梁架桥机,架设跨度可达50米。胡开颜凭着多年的功底,硬是把长达160页的使用说明书记熟了,并带领架桥队队员们圆满完成焦晋经理部承担的所有桥梁架设任务。

2003年10月,胡开颜与这台架桥机一起,转战孝(感)襄(樊)高速公路清水河双幅式大桥建设工地。该桥一孔桥墩上要架四片梁,可这种架桥机无架梁横移设施,要想移梁就必须经过两次换轨,工作量巨大且效率不高。胡开颜从改造架桥机入手,先后十多次跑图书馆找资料,晚上挑灯搞设计、做试验,给架桥机设计了一个边挂结构。11月份经测试,各种技术性能和指标均符合要求,实现了不用移轨就能一次移梁的目标。

为适应21世纪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的高、新、尖要求,胡开颜的架梁技术逐步迈向专业化,向高速铁路施工的前沿阵地冲击。2006年11月,五公司承建了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长大客运专线——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任务,调任胡开颜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铺架分队作业队长,负责该管段内21座大桥322片、900吨箱梁的架设任务。这900吨箱梁为32米预应力混凝土整孔无砟箱梁,桥面面积比标准的篮球场还要大17平方米。面对德国原装KSC900吨运梁车及其提架设备,面对武广高铁架梁新工艺、新技术,胡开颜深感责任和压力巨大。他带领工友在工地拼装900吨架桥设备只用了3个月,而且是一次成功,来工地安装架桥机液压管道的德国专家竖起大拇指连连说:“中国工人好样的,了不起!了不起!”

在现场架梁时,由于设计原因,每次下导梁过孔都要搭设4个1米多高的枕木垛,用4台50吨千斤顶把下导梁顶起,既有安全隐患,劳动强度也大,架一片梁需要六七个小时。胡开颜先从理论上演算,取得了可行性参数后,着手对架桥机下导梁支撑进行技术改造,采用2台100吨加长油顶,在每片下导梁上凿一个直径为25厘米的圆孔,把油顶反向安装在支架上,这样顶起下导梁只要10分钟,完成一片梁架设只要4小时,作业中还创造出3天架梁10孔的好成绩。

之后,在武广高铁架梁的三次转场中,胡开颜将运梁车和架桥机之间的钢支撑变更为60×60胶皮支撑,提高了装运效率,架桥机转场工时由过去的3天缩短为一天半。最终,五公司在全线率先安全、优质地完成了322孔900吨箱梁架设任务,为公司节约费用20余万元,胡开颜个人也被业主誉为“武广客专线上的架梁先锋”。

2009年,胡开颜来到昌九城际铁路工地,指挥国内首辆DCM750型模块胶轮式运梁车和与之配套的架桥机,承担五公司管段内8座桥共449片、750吨双线单箱双室混凝土箱梁的移梁、存梁、运梁及架梁施工任务。操作过程中,一个工序环节引起了胡开颜思考:昌九城际箱梁梁支座每个重达400公斤,需配备一辆叉车进行支座的倒运和安装,但安装时又难以一次准确到位,需要人工二次搬运,容易造成工序阻碍。是不是可以针对支座搬运距离短的实际情况,在倒运工具上想想办法呢?胡开颜找来提梁班的电焊工谈了他的打算和设想,他们一起动手焊制了一个简单的行车吊具,既保证了支座安装一次到位,提高了工效,又节省了购买叉车的资金,增加了效益。这一年,胡开颜所在的五公司的昌九梁场项目获得江西省“工人先锋号”项目称号。

架桥作业是一项高风险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会造成机毁梁毁人亡的特大安全事故,给社会、企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失。胡开颜日常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架梁无小事,每一片梁都是第一孔梁。”在长期的架桥作业中,胡开颜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架梁工序,练就了一双“千里眼”和一对“顺风耳”。每次架梁前,每个节点板的拼装、钢丝绳的外观以及走行轨道的受力等情况,都是他必看的;从架桥机的电机噪音上,他就能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就能找出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置。27年来,胡开颜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上百次,开展技术革新20多项,解决了上百个架梁难题,为企业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胡开颜的架梁技术在业内颇有名气,自然少不了一些企业用高薪来聘请他,胡开颜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的成长离不开企业培养,我要用自己所长报答公司给予我施展能力的岗位平台;我的成长得益于我的本职和专业,我要用自己所长感谢社会给予我的种种荣誉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