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枚抗美援朝勋章

98枚抗美援朝勋章

计骏

老战士盛仁声

老战士何兴权

老战士郭松珍

老战士葛淑芳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曾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朱连昌、王志进、盛仁声、何兴权、刘书德、樊义华、杨久庸等中铁四局98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志愿军老战士,先后收到了象征正义与和平的纪念章。98枚抗美援朝勋章,在全国央企二级公司中非常罕见。

1950年10月23日,朝鲜战争爆发,中铁四局的前身铁道工程总队的战士们义无反顾地踏出国门抗美援朝。在白雪皑皑的异国山岭,在汹涌奔腾的清川江畔,面对美军凭借空中优势对我铁路、公路运输狂轰滥炸的凶残“绞杀战”,工程总队的志愿军将士不畏牺牲、不畏艰辛,以血肉之躯和简陋工具,为保障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畅通而舍生忘死。“一手拿枪、一手拿锹”的铁道工程兵同前线拼杀的战士一样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了众多战斗英雄。

1951年1月10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三大队一中队王俊武过江入朝。作为通信兵,王俊武的主要职责是排查故障、修复线路,确保指挥部和前沿阵地的通信顺畅。“虽然不在最前线提枪打仗,但我们通信兵担负着保障指挥通畅的任务,所以也是敌人重点袭击的目标。作为一名通信兵,通信比生命更重要。”王俊武说。

最艰苦的是在冰天雪地执行任务。冬天,朝鲜气温有时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王俊武回忆说:“如果遇到敌机侦察,为了不暴露目标,就得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或死死抱住电线杆。”战时通信线路材料短缺,王俊武每次执行任务都细心地收集残存能用的电线、器材。“立功证书”事迹栏里写着:“王俊武收集材料,使国家节省了财富,克服了困难,保证了通信不断,完成任务有成绩。”1953年11月,王俊武完成任务,胜利回国。

1951年2月,陈勇泉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64军190师入朝作战。入朝不久,挖战壕时遇敌机轰炸,陈勇泉左肩和背部都被炮弹击伤。在第五次战役冲锋时,左大腿被敌人机枪子弹击伤三处,但他仍然抱着机枪继续冲锋,直到取得胜利。陈勇泉第一次立功是1951年2月,那是在朝鲜高旺山反击战中,因为抢救伤员,勇敢战斗,64军190师后勤部批准荣立三等功1次。陈勇泉回忆,当时作为担架队队员,在冰天雪地抢救伤员特别艰难,大雪足有1米多深,抬是不可能的,大多是把伤员固定在担架上,拼力拉着走。陈勇泉先后担任过班长、排长,荣立三等功3次,通报表扬2次。陈勇泉回忆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近3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没洗过澡,饿了吃炒面,渴了喝雪水,艰难困苦的生活,使他落下了终生难愈且越来越严重的胃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打到“三八线”以南,签订了停战协议后,陈勇泉又担负战场善后收尾任务约半年时间。他于1954年初回国,驻防辽宁本溪,1955年1月28日光荣退伍。

1951年1月,张洪仁入朝参加战时铁路抢修,因抢修勇敢,成绩突出,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等各级组织先后记大小功10次。在抗美援朝抢修铁路战斗中,张洪仁多次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带头抢修铁路,并从被美机击中的一列弹药车内抢救出大量作战物资,数十次冒着生命危险独自排除线路上的定时炸弹。

1951年8月,郝居祯报名参加抗美援朝,被编入879部队,步行跨过鸭绿江大桥。他们冒着敌机密集的空中扫射和轰炸,一路沿西线急行军。沿途到处都是弹坑和被炸毁的坦克及军车,一些战友就牺牲在了行军的路上。经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他们来到朝鲜一个叫海龙里的地方,守护国山(音译)大桥。

国山大桥是铁路运输的交通命脉,常常是美军飞机白天来炸坏,志愿军就利用夜幕抢修好。后来美机晚上也来轰炸,战士们就冒着受伤、牺牲的危险修护大桥。一次美军几十架飞机扔下炸弹飞走后,战士们赶紧上去抢修作业,突然炸弹爆炸了,一下就牺牲了7位战友,后来才知敌机还扔下了定时炸弹。战士们用血肉之躯保障着战备物资的运输畅通。在入朝战斗中充分发扬我军不怕流血牺牲的优良作风,郝居祯荣立三等功1次,于1953年10月朝鲜停战协议签署之时,胜利回国。

老战士江志贤

老战士张良

老战士陈国昌

老战士姚殿才

老战士袁淑云

老战士解法祥

老战士吴秀田

老战士张建甫

老战士王西铎

老战士徐芳菁

老战士林春生

老战士赵云才

1953年11月,铁道工程总队顺利完成任务凯旋。此后,几经分立、组合的机构演变,至1977年6月,铁道部第四工程局迁入安徽省合肥市新址,此后便在合肥落地开花。

薪火相传,军魂永驻。他们是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杰出代表。

这些光荣的老战士还包括罗春发、郭松珍、张云祥、曹荣贵、叶文质、葛淑芳、王俊武、王振文、王文、杨殿君、汪洁、刘柱国、沈珠、张运清、秦世璠、熊弟信、江志贤、张良、梁建刚、金毓影、严朝虎、李树春、田世宽、张珂森、李广德、陈国昌、方立文、高中林、田庆友、姚殿才、汤必学、刘玉山、郝居祯、白昌魁、黄福春、金君贵、来维新、李家丰、李庆二、刘金生、秦贞海、谭继祥、汤启州、王洪范、王占岐、巫扶忠、吴木堂、徐天富、杨权根、袁淑云、张殿芳、张天生、周国云、朱圣斋、张树春、杜金昆、张銁浤、解法祥、吴秀田、杨振荣、张建甫、王建业、张代友、牟方炳、聂代祥、高世富、黄继常、刘锡进、王西铎、徐芳菁、林春生、王文、卢宗浩、张淑云、宋全善、张汉甫、张玉文、许春发、李青山、俞小马、肖玉峰、何其进、高占东、解泽林、陈永泉、赵国庆、屠文钦、余焕臣、唐斌、英成彬、赵云才等。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曾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2020年11月16日,在中铁四局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入朝70周年暨中铁四局第十届企业文化节”开幕式上,(二排从左至右)中铁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新生,中铁建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瑞,原铁道部总工程师王麟书,原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宗言,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万清,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国权等,为抗美援朝老战士代表(一排从左至右)王俊武、郭松珍(女)、盛仁声、王志进、朱连昌、汪洁(女)、刘书德、王文等颁发纪念章,并敬献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