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状况

第二节 经济状况

辛亥革命是一场很不彻底的革命,它对北京的影响,只是迫使清朝皇帝退位,由北洋军阀袁世凯取而代之。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北京这样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封建帝都的经济基础。民国年间的北京依然是一个以商品贸易为主,只有少量手工艺制作的消费型城市。

当时北京的商业主要集中在以大栅栏为中心的前门地区和以东安市场为中心的王府井大街。大栅栏因其紧靠出入北京的交通要道前门大街,故在明中叶以后与廊房头条胡同、廊房二条胡同、廊房三条胡同发展成为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这几条胡同除了众多的老字号店铺和饭庄外,还有娱乐场所三庆、庆乐、广德楼戏院,大观楼电影院等。对于市民和游客来说,在这里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各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其繁华的景象,正如《都门杂咏》所描述的:“画楼林立望重重,金碧辉煌瑞气浓;箫管歇余人静后,满街齐响自鸣钟。”清末民国初年,还有这样一首民谣咏叹大栅栏:“大栅栏里买卖全,绸缎烟铺和戏园;药铺针线鞋帽店,车马行人如水流。”

在前门地区有两处清末民国初年兴建的大型商店,对北京人的生活影响很大。一处是位于前门外廊房头条东口的劝业场,这是一个集吃、穿、用、玩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商场。民国初年的《京华百二竹枝词》有咏劝业场餐馆、茶楼的诗句:“华洋饮馔任人餐,到此随心有两般,最好三层楼下坐,挂窗酌茗看西山。”当时的北京人和外地来京的游客来此购物、品茗、用餐、游乐、赏景是一大享受。另一处是位于前门观音街的青云阁,它建于清末,是一座灰色的三层砖楼,经营方式和劝业场相似。有日用百货,古董书画,茶社酒楼,是一个集购物和娱乐的好场所。《京华百二竹枝词》中咏叹此处云:“万种华洋货物储,打球人更乐轩渠。青云阁额辉煌甚,又见诗荪颜体书。”诗后有注:“青云阁萃集华洋各物,并设打球场,游人极众。门额为何诗荪维朴书。何乃道州后人,书法平原,直入堂奥,骨格气味,世罕其俦。”北京的票友经常到这里的茶社唱戏,戏迷们在购物的同时,也可以过一把戏瘾;喜欢书画的文人墨客,更是经常光顾此处。

东安市场形成于1903年,因其邻近皇城东安门,故而得名,是东安门外一处大型商业市场。1906年,一个姓王的太监出钱,在东安市场北门内修建了吉祥戏园。从此,住在东城和北城的人们看戏,就再也不用跑到前门外了。随后,在这里又相继开设了丹桂茶园、中华舞台、球社、电影院等娱乐设施,使东安市场成为京城又一处繁华热闹的商业区。1912年,袁世凯为对付革命党而搞的兵变,洗劫了东安市场,并放火焚烧电影院,一夜之间,东安市场变为一片废墟。但这里对商家来说,毕竟是一块宝地。时隔不久,市场又重新建设起来。1920年,一家玩具店不慎失火,使刚刚恢复元气的东安市场再度遭受火灾。接受两次火灾的教训,市场在重建时,开拓加宽了中间的人行道。商店两旁各留“火道”,以免一家着火,殃及全场。经过改造和重建后的东安市场,规模更加扩大了。193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北平指南》,在介绍东安市场时说:

市廛对列,街中羼以货摊,食品用器,莫不具备。又有广春园商场、中华商场、同义商场、丹桂商场以及东安楼、畅观楼、青莲阁等。其中亦有各种商店、茶楼、饭馆,又各成一市场矣。场中东部为杂技场,弹唱歌舞、医卜星相,皆在其中。南部为花园,罗列奇花异葩,供人购取。园之南舍为球房棋社,幽雅宜人,洵热闹场中之清静处也。

除上述地区外,前门外的珠市口、琉璃厂以及西单、西四、新街口、东单、东四、隆福寺等亦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在众多的商贾中,以山西商人对北京的影响最大、最直接。清末民国年间,北京的店铺有数千家,各类商业行会达55个,其中有15个是山西商人建立的,仅从事汇兑业的票商就有38家。山西平遥的颜料商人于明万历年间在北京兴建了第一个商业会馆,后来平阳、潞州、翼城、浮山等地的商人都先后在北京修建了会馆。这些会馆,都修建有戏楼和戏台,供他们娱乐。北京前门外小江胡同的平阳会馆戏楼,建于明末清初,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也是现存最早的一座规模宏伟、装饰宏丽的室内剧场。正因为北京的山西商人势力强大,山西的戏班和演员源源不断来京献艺。梆子戏在清乾嘉年间和光绪年间两度在北京盛行,都与山西商人势力的兴盛有直接的关系。

辛亥革命以后,北京、天津、汉口、上海的山西票号倒闭了一半以上。此后逐年减少,至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山西票号仅存大德通,大德恒两家。山西的戏班和演员,失去了山西商人在经济上的支持,民国以后少有来京者。偶有来者也因山西客商的锐减,演一段时间就走,难以常驻。但北京毕竟是全国经济的中心,一地商人势力的衰败,并不会对整个市面造成重大的影响。故在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的市面很快又恢复和繁荣起来,为戏剧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