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戏的人物装扮和舞台布景

第三节 古装戏的人物装扮和舞台布景

据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记载,梅兰芳于民国四年(1915)农历七月七日演完《天河配》与几位朋友聚会,谈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演《天香庆节》应节戏的日子,但是这个戏当时已经不再演唱。于是大家提议由梅兰芳来扮演嫦娥,恢复上演这一应节戏。随后在研究编写剧本的同时,亦讨论了嫦娥的扮相,大家认为嫦娥这个人物在观众心目中,一定是很美丽的仙女,如果在她进入月宫后,还用传统戏的扮相,就不会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于是,有人提议在古代绘画中吸取素材,设计嫦娥的服饰,这就成为创造古装戏衣的初衷。

古装戏衣是一种前世不曾存在的服饰。它的创新是依据古代仕女画中女子的装束创造出来的。它的创新成功,给梅兰芳扮演的《黛玉葬花》中的林黛玉、《千金一笑》中的晴雯、《洛神》中的甄后、《天女散花》中的天女等别开生面、楚楚动人的古代妇女的舞台形象开辟了新的途径。古装戏衣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一试再试,一改再改,花费了创造者的不少心血,才搬上戏曲舞台的。现在古装戏衣已经成为许多剧种戏箱中必备的服饰,很多演员用古装戏衣扮演新戏,塑造了无数古代妇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