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逸居士及其剧作

第五节 清逸居士及其剧作

清逸居士(生卒年不详),本名爱新觉罗·溥绪,清朝皇族,曾承袭庄亲王封号。入民国后,沦为平民,便以庄为姓,取名清逸,号清逸居士。清逸居士的家庭是一个戏曲世家,其祖上第一代庄亲王即是乾隆年间的一位戏曲音乐家和戏曲作家,曾编写出著名的清宫连台本戏《鼎峙春秋》。受家庭影响,清逸居士幼年时便熟读诗书及元明清各朝的杂剧、传奇和小说,通晓音律。他经常出入戏园,不仅与剧界交往颇多,且能亲自粉墨登场进行演出。除票戏之外,他还发表一些戏曲评论文章,后来专门为一些名伶编写剧本。1931年加入北平国剧学会,从事戏曲研究和编写剧本的工作。后来曾发表《南府之沿革》一文,介绍清宫之中的演剧机构南府的发展、变迁及宫中的演剧活动。另有《清逸笔迹》等专著,但未成书流传。清逸居士晚年时贫困多病,多靠艺人们相助度日。

清逸居士编写的剧本很多,但由于清王朝曾多次下令严禁旗人养戏班和出入戏园,因此,清逸居士对自己所创作的剧本从来不标注真实姓名,他有许多剧作都鲜为人知。至今,已知清逸居士所作的剧本大约有如下诸种:

为杨小楼创作的《陵母伏剑》、《甘宁百骑劫魏营》、《野猪林》、《林冲夜奔·火并王伦》;

为尚小云创作的《秦良玉》、《珍珠扇》、《峨嵋剑》、《谢小娥》、《前度刘郎》、《林四娘》、《相思寨》、《婕妤当熊》、《文君当垆》、《李三娘》、《千金全德》、《白罗衫》、《空谷香》、《全部玉堂春》、《全部白蛇传》;

为杨小楼和尚小云创作的《楚汉争》;

为杨小楼和新艳秋创作的《霸王遇虞姬》;

为郝寿臣创作的《牛皋招亲》;

为杨小楼和郝寿臣创作的《连环套》(三、四本);

为高庆奎创作的《马陵道》、《豫让桥》、《赠绨袍》、《煤山恨》、《睢阳城》、《哭秦庭》;

为马连良创作的《要离刺庆忌》;

为朱琴心创作的《英娘》;

为刘玉琴创作的《太虚幻境》等。

清逸居士的剧作,取材多是《太平广记》、“三言二拍”等笔记小说和传奇小说,从先秦至清代的历史故事都有所涉及。题材之广泛,在其他作家那里还是不多见的。

清逸居士的剧本所表现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剧本是歌颂英勇抗敌、宣扬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的,如《甘宁百骑劫魏营》就对甘宁百骑人马痛杀曹军无一伤亡的英勇善战的精神进行了歌颂,《要离刺庆忌》对勇士要离深明大义断臂刺杀庆忌的行为给予了赞扬。他还用了很多笔墨塑造了申包胥(《哭秦庭》)和豫让(《豫让桥》)这样的义士、足智多谋的孙膑和妒贤忌能的庞涓(《马陵道》)等等,就连《陵母伏剑》中的王陵的老母也拒不降敌而宁愿自刎一死,表现了不屈的气节。清逸居士的剧作在这些方面的特点,与前面提到的几位剧作家有所不同,乃是由他选取的题材、所表现的人物以及不同流派的特色表演所决定的。

除了诸多的老生、武生戏和花脸戏以外,清逸居士也编写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戏(主要是专为尚小云而作)。这些剧目与其他名伶的剧目相比,多了一些表现侠气和英勇精神的戏。在表现中国妇女正直、善良的传统美德的同时,更突出了一些女性人物身上的英勇精神。清逸居士为尚小云所设计的人物除了一些夫人、小姐外,有许多角色都是文武兼备、带有侠气的女性,例如在《婕妤当熊》中挺身而出、挡熊救帝的婕妤;《楚汉争》中果敢壮烈、视死如归的虞姬;《秦良玉》中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秦良玉;《峨嵋剑》中替父报仇、诛杀猪婆龙的聂碧云;《谢小娥》中乔装男子入仇家为仆最终替父、夫报仇的谢小娥;《相思寨》中有勇有谋只身闯入敌寨而获胜的亸娘,等等。

在创作技巧方面,由于清逸居士十分熟悉舞台与表演,因此他的剧作剧情完整,结构严谨,易于表演,很能吸引观众。

《牛皋招亲》是清逸居士为郝寿臣所作,取材于清代小说《说岳全传》,写南宋初年金兵侵犯藕塘关时,镇关总兵金节请岳飞救援,岳飞派牛皋前往,牛皋带醉上阵,杀死金兵元帅,大获全胜,金节感其英勇超群,便将妻妹戚赛玉嫁与牛皋,戚赛玉文武双全,洞房之中先与牛皋比武,后又要牛皋吟诗对对,牛皋信口对答,妙趣横生。该剧由郝寿臣于1929年首演于北京,后成为郝寿臣的代表作,也是架子花脸行当的特有剧目。作者在剧中采用各种手段、利用不同场合精心塑造牛皋的性格。如牛皋迎击金兵元帅时,已经是带醉出战,又带着酒坛到阵前,痛饮之后痛杀敌将,鲁莽中带着英勇;岳飞送新郎新娘入洞房时,他颇感羞涩,嚷嚷着:“此番前去的这一阵,却不比藕塘关前的那一阵,小弟我是不惯的,我是不去的哟!”实是憨态可掬;洞房比武时,几次败在妻子手下,嘴中还叨咕着“险些儿翱翔凤把虎来骑”,自嘲中充满风趣;对对子时用“山药蛋”、“黑脸大汉”等俗语来对“海棠花”、“红粉佳人”,又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将牛皋豪爽、粗犷而又率真的可爱性格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要离刺庆忌》的故事发生在列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姬僚被姬光刺死,姬僚之子庆忌欲为父复仇,姬光以为大患而欲除之。因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姬光无法强战,只能智取。吴国勇士要离自愿施“苦肉计”,断己之臂、抛妻舍子,得以接近庆忌,然后伺机刺杀了庆忌,实现了他“名垂千古播万方”的理想。作者在此戏开场时,没有让要离直接出场,而是先设计一个勇士椒邱诉出场。他在去吴国的途中,遇到为害百姓的河神,便下河与之相斗,虽被伤一目但杀死了河神,显出勇士的威风。到吴国后,他在众人面前不断自夸,言辞不逊,要离与之争论,认为他的行为完全算不上勇士:“我闻勇士之斗,与日战不移表,与神战不旋踵,与人战不违击,宁死不受其辱,你今与神斗于水中,虽云杀死龙神,全无证验,乃无稽之谈。你今既失马,又受眇目之羞,形残名辱,不与拼命,而犹恋恋余生,此天地间最无用之人,且不当以面目见人。今何敢在众人面前夸勇?依我看来,你真乃是无耻。”以敏捷的思维和犀利的言词将椒邱诉驳斥得脸上无光。当椒邱诉因为蒙羞而要杀死要离时,要离又以冷静的态度和沉着的应对,使得椒邱诉无言以对,最后碰壁而死。就这样,在全剧的中心事件还完全没有开始之前,在观众心目中就已经树立起了一个有勇气、有胆魄、有智慧、有谋略的真正勇士的形象。也正由于这一点,对观众来说,当剧情发展到后来,要离这位“迎风则伏,负风则僵”,“手无缚鸡之力”的“细弱之人”用他的“勇”和“智”杀死了“矫健如飞,快马不及”,“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庆忌,就是完全不难理解的了。

《霸王遇虞姬》中,虞五凤春日入山采茶时有一段歌唱:“始皇肆虐政,英雄动刀兵。剑法承仙授,保身祈太平。移莲步人茶林四下观看,茶叶青味芬芳秀色可餐。那一枝碧罗春彩色娇艳,这一枝初发芽雨前毛尖。用手儿轻摘取粉蝶旋转,香透袖轻盈盈踏遍翠岩。春风动琼枝舞清香扑面,旭日升山光好紫万红千。”文词十分优美,又极富感染力,既描述了虞五凤眼中所看到的盎然春色和茶林美景,又抒发了她企望太平生活的心愿及在盈盈春色中的美好心情,同时也似乎能让观众和她一起闻到那漫山的扑鼻茶香,显示了清逸居士的文学修养和写作功底。

在戏剧界曾有“清逸居士一日能成一剧”的说法,清逸居士娴熟的编剧技巧,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京剧舞台的熟悉,则是他剧作获得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