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生与庞世奇别树一帜

二、白云生与庞世奇别树一帜

民国十八年(1929)春,昆旦白云生在北京租赁戏箱,组建昆弋庆生社,委任朱玉鳌为管事,邀请昆弋名角郝振基、陶显庭、王益友、侯玉山、魏庆林、吴祥珍等,演出于前门外大栅栏内三庆园,剧目都是昆弋经典单出戏和本戏。白云生从艺近10年,聪颖好学,领悟极快,富于创造,兼擅识谱和吹笛,一般正旦、花旦常见戏演来得心应手;昆弋班罕演剧目,如《阳告》、《女弹词》等经其加工,皆成为他的代表剧目;本戏如《棋盘会》,饰勾脸旦角钟离春,能在前辈名家白建桥、陶振江艺术创造基础上,别树一帜,脸谱在脑门部位勾一朵鲜艳的牡丹花,称“富贵品”。所组庆生社调度有方,观众踊跃,一时在大栅栏与韩世昌成对台之势。为扩大观众和影响,白云生不仅邀请白建桥、白玉田父子参加演出,而且还聘请已加入皮簧班的朱小义、张德发合作,采用“昆弋皮簧两下锅”的形式,演出文武带打、火爆炽烈的剧目如《白水滩》、《金雁桥》、《盘肠战》、《嘉兴府》等。庆生社曾迁演于西四牌楼新丰市场和声园、东四牌楼景泰园等处。白建桥父子脱离后,白云生又从宝立社邀来昆旦新秀庞世奇。

img

昆曲《夜奔》王益友饰林冲

庞世奇(1910—1942)是宝山合班昆旦元老庞兆元之子,在宝庆合时期得徐廷璧教导,又随著名笛师田瑞庭习曲,马凤彩收其为徒,带到北京,请韩世昌亲自为他说戏,技艺大进,曾随韩世昌到日本演出,回国后重返宝立社。庞世奇在北京演出,大受观众欢迎,不久就与白云生并驾齐驱,担当演出压轴戏和大轴戏的重任。遂各展所长,争演大轴。兹录民国十八年(1929)八月十日庆生社在三庆园日场演出的剧目:

《夜奔》,王益友;《通天犀》,侯玉山;《功臣宴》,陶显庭;《花果山》,郝振基;《思凡》,庞世奇(压轴);《相梁刺梁》,白云生、张荣秀(大轴)。

庞世奇在观众中的声誉渐有超过白云生之势,他不甘心久居他人之下,于是脱离庆生社。九月白云生率庆生社赴天津演出于新欣舞台,民国十九年(1930)二月停办。庞世奇则委任侯海云为其管事,复以宝立社的名义演出于前门外鲜鱼口华乐园及东四景泰园等处,所演剧目都是韩世昌亲授的《思凡》、《出塞》、《闹学》、《游园惊梦》、《佳期拷红》、《刺虎》、《金山寺》等,很受观众喜爱。侯海云又以高阳县同乡的名义恳求戏曲家齐如山支持,将梅兰芳的行头借给庞世奇演《水斗》、《断桥》,一时四大名旦和北京戏曲界的名流都到华乐园看庞世奇的戏,庞世奇遂在北京大红大紫。在北京唱红后,庞世奇应邀到天津第一台演出,沾染上不良嗜好,艺事萎蘼不振,渐被观众遗忘。

民国十八年(1929),经白云生联系,胜利唱片公司为北方昆弋名角先后灌制了若干唱片,计有:白云生(旦)《昭君出塞》、《阳告》、《春香闹学》、《刺虎》各1面;陶显庭(老生)《弹词》5面,(净)《功臣宴》1面;庞世奇(旦)《火焰山》2面,《学舌》、《天罡阵》、《琴挑》、《断桥》各1面;郝振基(生)《安天会》2面,《麒麟阁》1面,(净)《棋盘会》2面,《琼林宴》1面;韩世昌(旦)《絮阁》1面,《痴梦》、《瑶台》各2面,韩世昌和旅美华侨钱太太(反串小生)合灌了《偷诗》3面。这批唱片为北方昆弋艺术留下了宝贵的音响资料。此外,白云生在庆生社和宝立社期间,还自费编印了单出或数出为一本的昆弋剧词数十种,首页统称《庆生社昆腔曲谱》或《宝立社昆腔曲谱》,根据每场演出剧目,在剧场向观众零售,一方面促进了观众对昆弋剧目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保留了一些昆弋演出剧本的资料。

民国二十年(1931)夏天,李宝珍率宝立社由天津来北京演出于前门外粮食店街中和园。这时李宝珍已经60余岁,还演出了《草诏敲牙》等戏。不久“九·一八”事变发生,北京市面萧条,李宝珍无奈率宝立社离京,这是宝立社最后一次来京演出。

民国二十二年(1933)五月,白云生租赁戏箱,二度组建庆生社赴天津演出半年之久。通过这期演出,白云生展现了他生、旦兼能的艺术才华,并使青年演员侯永奎(武生)、马祥麟(旦,由祥瑞改名)、孟祥生(丑,束鹿县祥庆社出身)、李凤云(花旦,以耍笑戏见长,白云生的二夫人,昆弋班中唯一坤角)等崭露头角。

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荣庆社以韩世昌为主演,应山西闻人赵戴文邀请,赴太原演出。白云生接受侯瑞春建议,改演小生,为韩世昌配戏。在太原承庆园演出期间,除上演昆弋传统戏外,还应赵戴文的邀请,排演了《归元镜》传奇的前部。《归元镜》为明代僧人智远描写佛教故事的作品,赵戴文崇尚佛教,亲加修订,请北京曲师曹心泉谱曲,荣庆社排演。赵对《归元镜》前部的排演很满意,预付定金,约定次年荣庆社再来太原排演《归元镜》的后部。1935年,赵戴文套色石印荣庆昆弋社韩世昌、白云生排演本《归元镜曲谱》线装上下册。惜因形势变化,荣庆社未能再来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