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山的艺术活动

三、刘宝山的艺术活动

刘宝山(1886—1966)。西路莲花落演员。工彩旦兼丑。天津宝坻县郝各庄乡官庄人。他早期在家务农,十五六岁扛活,打短工,借以糊口。从小就爱唱爱跳,喜欢唱戏。青少年时经常与本村好唱者一起唱莲花落和梆子戏。16岁时,梆子名角金茶壶(本名张月庭,工文武老生)在当地演出,他跟班看戏,连续看了多场金茶壶的表演,竟能惟妙惟肖仿唱一些金茶壶的唱段、仿学一些身段、做派。金茶壶发现后,甚是喜爱,主动收之为徒,每年给刘宝山家70元生活费。刘弃农从艺,拜金茶壶为师,学唱梆子,工文武老生。后遇西路莲花落名伶金叶子演出,倾慕不已,对西路莲花落产生了浓厚兴趣,遂加入金叶子班,拜金叶子为师,专工西路莲花落。

出身于梆子文武老生的刘宝山,有较好的艺术功底,学戏很快,不久,即掌握了不少剧目。后与其师金叶子和柳叶红合作,在艺术上不断创新,吸收兄弟剧种长处,特别是梆子的表演、演唱、技艺等,丰富了西路评剧的剧目和表演,对北京评剧早期建设产生过一定影响。在天津西、东、北三路莲花落竟演唱对台戏时,和金叶子合作演出的西路《罗锅子抢亲》一剧,刘宝山亦颇获梨园内外广泛好评。曾因嗓子一度失声而辍演,休息养护。康复后,再次复出。

在东路后来居上、声誉正隆时,刘宝山审时度势,加入东路班社,从师成兆才学艺。暮年以授徒为业,也教了几个女弟子。直到1931年,在北京(时称北平)还与宋殿芳(艺名小金叶子)等人合作演出西路莲花落。

刘宝山虚怀若谷,肯学肯钻研,甚少门户之见。拜金茶壶学梆子,拜金叶子学西路,拜成兆才学东路。和李桂春(艺名小达子)合作时,向李问艺。还师事昆弋名武生郝振基习武功、表演。所以,他肚囊很宽,生、旦、净、丑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对丰富、完善北京评剧,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宝山回到家乡宝坻,出于对日寇侵略者的愤慨,组织以艺徒为骨干的抗日演出队,自编自导自演抗战剧目《特务缴枪》。

其弟刘宝玉,西路演员,工小旦。其子刘小楼,著名评剧演员,工小生。

刘宝山弟子甚多,男演员有:李忠(小白菜)、韩云、寇文质、宋树林、宋树芳、刘小楼、孔广山、郝永富、刘万生、王庆峰、刘天宠、张太等。女演员有李金顺、李宝顺、李银顺、白玉霜、筱桂花、金灵芝、花金顺、花艳玲、花艳茹、花艳芬、鲜灵霞、花金芳、刘翠霞等。